一
作为研究宏观层面的经济学,本就抽象难解,而又能做到逻辑自洽。学界也经常产生各种辩论,引无数吃瓜群众围观。
关于实现有效地配置资源,到底是市场有效还是政府有效,也就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谁更有效的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的辩论焦点。
2016年,中国经济学界也有一场著名的辩论,就是林毅夫和张维迎的隔空交战,引来无数人的围观叫好。
正方张维迎和他的导师亚当斯密认为,政府不应当介入经济,政府只要做好分内之事就可以了,包括防范暴力和欺诈,和保护合同的履行,履行提供公共事业的服务就可以了。至于经济,有市场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它会利用人的天性,人的自私和趋利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反方林毅夫和他的导师凯恩斯的则认为,任由市场自我调节的代价,必然会导致贫富悬殊,大量工人失业,影响社会稳定。所以「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很危险的,这就需要用政府来调控,用「看得见的手」去控制。
张维迎就认为,政府越少干预经济越好,最好是不干预,也就是说,政府只要做好分内的事,其他的交给市场,由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资源配置。
反方林毅夫则认为,他并没有反对市场,但是一个高质量的经济体系应该是有效的,市场再加上有为的政府。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凯恩斯认为,只依赖市场,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悬殊和失业,导致社会不稳定,市场是很危险的,必须要用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才能保障社会经济稳定,保证不会脱离正轨,似乎有道理。
但是,张维迎又会说,对市场本身没有信心,就会把出现的很多问题归咎于市场。偏信政用府就是用「看得见的手」去控制市场。用经济学家哈耶克的话说,就是「致命的自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政府官员的优势并不在于能够更深刻地和准确地判断未来,而在于能够按照规则循规蹈矩地把事情做好。
要继续这场辩论,还可以深入到政府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具体环节,依然是各有各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二
看来,经济学不是实证类的功夫。谁的功夫高,谁是更高的高手,都证明不了,也就谁都不服谁,谁都是对的。
那么,是不是这样的辩论分不出对错,就是没有意义的呢?
我觉得不是,虽然分不出,但是各方都能自圆其说,也就有它的合理性,至少是启迪了思考吧。
不过,一门学科,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还都是权威大咖的观点,也挺有意思的。
这也许可以理解为任何真理,都是有一定的边界的,都是有它的局限性的吧。
三
经济学是研究陌生人的经济协作以及相互关系的。它所研究的系统范围非常大,所涉及到的要素和变量非常多,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问题的难度。
到底是应该奉行由市场来进行自我调节,还是要由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呢?
相互对立的两种观点,逻辑自洽,言之成理,也必然都能找出支持自己的证据。而要探究这个原因,用最近所学的刘润老师的商业洞察力的课程,能有不少的启发。
一个国家的经济,是由一些列的要素所构成,包括市场,包括政府,也包括每一个人和其他的生产要素。经济这个系统,是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要素组成的。系统决定了每个要素的行为和表现。
任何系统进行抽象化的处理,除了要素之外,就是要素之间的四种连接关系——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滞后效应。
而要素在这四种连接关系的作用下,也会处在持续地变化状态之中。
这也就不难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和广度。或许在一个局部所观察的样本,是正方观点,而换一个角度,结论则相反。
还有,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之中,嵌套着大大小小的连接关系。有的是原因产生结果的因果链的关系,比如降低利率会刺激经济增长,还有各类的原因增强结果,结果又增强了原因的增强回路,还有与之相反的调节回路关系,还有就是需要经过时间的迟滞才能看出的滞后效应。林林总总错综复杂,谁又能说就真有一双慧眼看清看透,并且还能说明白吗?
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要在不确定性中,找到合适的选择,这是个难题,也是个考验。
四
真理都是相对的,也都有局限。因此,要保持理性和开放的态度,独立思考,择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