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小孩拿作业来问我,题目来自于五年级语文一篇叫做《桂花雨》的文章,题中问:为什么母亲会觉得杭州小山上的桂花不如家乡院里的那两棵桂花好?
我思索片刻,反问小孩道:“你觉得她认为杭州的桂花不如家乡的桂花,是不是因为这里的桂花不够香?或是品种不一样什么的,母亲适应不了?”小孩挠了挠头,摇了摇脑袋,憨笑道:“不知道。”
“你有没有离开过家乡?”
“没有,我最远去过隔壁的县里!”小孩笑道。
“那你觉得这里怎么样?就是咱们这个村?”
“就这样呗,能怎么样!”小孩一本正经地说。
我觉得我们似乎陷入了某种困境,一时间走不出去。于是我只好把结果告诉了他——因为故乡的桂花承载了母亲对家乡的记忆,是她思念的凭依,所以她会觉得这里的桂花比不上它们。
小孩听我直接把答案说了出来,兴高采烈地说了声“谢谢”,飞奔了回去。我看着他的背影,想起了那句叫做“年少不知愁滋味”的老话。
一个十来岁的小孩自然不会明白什么叫做乡愁,事实上即便作为一个大人,也不一定能理解思念家乡,或是思念一切物体的含义,因为很多时候人除了要去拥有,更重要的是体会过失去的感觉才能真切体会到思念的滋味。
我与小蓝认识的时候我不会觉得我离开她我会有那么思念她,事实上我与她在一起的时候还一度出现过厌倦感。但事实证明,等真正有一天我失去了她,那些与她相处的点点滴滴都会不自然地涌上心头。
有句话说的是“一个女人最美的时候就是她离开你的时候”。我不知道能不能把人的这种劣根性称之为“贱”!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等到失去了又哭天抢地。
后来我认真分析了人的这种本性,为什么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我觉得人拥有的时候,各方面的需求都得到满足,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人一旦得到了满足就会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接着更进一步,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这种不思进取和贪图享乐又会碰到一个瓶颈,觉得眼前的这个事物不能再满足自己的欲望,于是又开始见异思迁、喜新厌旧。我想,这应该就是我当时会出现厌倦感的原因所在。
那为什么失去了又会极度思念呢?我觉得这里面有两层原因。一是人一旦失去某种本来拥有的东西,身心便失去了一种发泄的出口,然而人的需求是无限的、欲望是无限的,不会因为你失去了就会停止,于是本来在拥有的情况下得到满足的这下一下子变成了空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欲望越来越炽烈,思念也便越来越炽烈。
还有第二层原因,失去了就会思念大多是因为找不到替代品。试想,如果你失去了一个女人,与之相对的是得到一个比她更好的女人,或者至少是同等优秀的,这种思念就不容易发生。除非前一个女人真的有别人无可替代的东西,但这种情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所以历史很少有特别专一的皇帝,就是因为他们有足够多的替代品。
人是一种高级动物,但再怎么“高级”,也难逃“动物”的命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很多看似珍贵的品质其实背后都是本能的驱使。说葡萄酸大多是因为吃不了葡萄,风流不起来大多是因为没有条件去风流。
我一直认为人是受自然愚弄的,看似拥有自由,其实被安排得妥妥帖帖。从古至今有很多仁人志士为了摆脱这种愚弄,想出了很多办法,就以儒家为例,他们认为人是逃避不了这种安排的,我们只能竭力反抗它,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去磨砺自己。比如儒家有“慎独”的说法,慎独就是自己一个人待着的时候也不能做违背道德的事情,因为我们修行不是为了做样子给别人看,而是为了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因此修行应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儒家的头子孔子先生终其一生,终于在六十岁的时候达到了耳顺,七十岁的时候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本该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情,但从另一个角度想,一个人到了六七十岁,身体所有的机能都已退化,欲望也变得淡泊,那么孔子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到底是因为理性终于战胜了欲望呢,还是欲望本就消失,而使得理性才有了“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的机会?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