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孩子幼儿园的开放日,按照惯例所有孩子的家长都应该参加。作为妈妈我知道我去是最合适的,但是我真心不敢去,因为每次孩子见到我,都会像个膏药一样贴在我的身上,不管老师、小朋友怎么叫他,他都不肯离开我半步,也不去参与任何活动,甚至平时吃饭好好的他,连午饭都需要我去喂了,我深感我去了反而起到不好的作用。
但是想到所有的小朋友妈妈都去了,而且老公有事脱不开身,我要是不去实在对不起孩子,所以我告诉孩子,如果这次他还是不能好好的,那下次我不会再去。
开放日是一上午时间,我到的比较早,站在教室的窗外看着孩子,孩子发现了我很开心,站起身又很快坐下,因为老师正在给他们讲话。我微笑的看着他,他也时不时扭头看看我,我不知孩子会不会又像往常那样黏在我身上,心里感到很忐忑。
教室门打开了,我找了把离孩子比较近的小椅子坐下,孩子很开心的招招手,家长都落座后,老师开始像以前开放日一样,带领孩子们背诵《三字经》、唱歌、跳舞,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儿子这次表现特别好,一切活动都十分积极,而且背诵、唱歌、跳舞都完成的非常好,我将孩子每段表演都拍摄下来,准备给老公看看,估计老公都不敢相信孩子这次表现如此之好。
看着孩子,我真心觉得这次出色的表现并非是因为我对他言语上的施压,而是孩子真切的有了成长和进步。我们还在用老眼光看待孩子时,孩子却用巨大的进步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感谢孩子这次精彩的表现,让我这个妈妈深感愧疚,因为我发现了自己耐心的缺乏,总是偷懒,逃避责任,忽略了对孩子的耐心。虽然知道孩子们天资有异,应该因材施教,但是内心总是忍不住将自己孩子与别的优秀的孩子作比较,不能心平气和的对待孩子,也使孩子更加手足无措。
孩子是慢慢长大的,成长途中会有种种问题困扰着他们,他们会期待我们的帮助,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好好的安顿自己的心,缺少客观公正的心理状态,不能充实自己的头脑,我们又如何给孩子正确的帮助呢?培养孩子,最重要的还在于家长自身修养的提高。
坐在我身边的一位妈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位二胎妈妈,老大已经上初中了,她保养得很好,看不出已经是近四十的人了,很重要的是这位妈妈整个精神状态很好,一点都没有其他二胎妈妈的疲惫不堪,和她聊天的感觉很轻松。她讲了一些孩子在家里的事情,她的孩子是个小女孩,应该说是个有些霸道的小姑娘,爱哭又有个性,经常和别的孩子有冲突,按说有个这样的孩子,要是我一定会很头疼,因为反复教育也都没有什么明显成效,我一定会在她大哭大闹时气炸了头,但是这位妈妈每次都能很耐心的给孩子讲道理,虽然这次讲完孩子下次还是乱闹,那就等闹了再继续讲道理,一而再、再而三,她说孩子现在好多了,虽然还是会闹,但是家长的话是可以听进去了,哭闹的时间和次数少了很多,自己一直以来的细心和耐心总算是有了收获。
很多育儿书籍中多有这样的案例:很多现在功成名就的人在童年时,都是很不起眼甚至不算是优秀的孩子,但是都因为有一位智慧、耐心、对孩子永远鼓励包容且信任的妈妈,一路上陪伴孩子成长,最后让本不出众的孩子走的更远,站的更高。很多时候我们看起来都明白这样的道理,但是一旦孩子让我们不能省心、背离我们的期待时,我们除了打骂就只会归咎于孩子本身,伟大母亲培养天资不足的孩子的故事也会抛至脑后,或者只会认为那是博人眼球的言论,一个人能够成功与否还是要看个人天分。说到底,还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懒惰、不用心,对自己没自信,对孩子不相信。
孩子都是慢慢长大的,这个过程很长却又很短,我们觉得培养教育孩子太难了,我们真没那么强的耐心,但在你还纠结如何增强自己对待孩子的耐心,或是寻找哪些适合自己的育儿方法时,你发现孩子已经长大了,你的无所作为注定会让孩子的前方道路少了一丝色彩,孩子的成长是真的等不及你的步履蹒跚的。
有些孩子的确与众不同,哪怕父母天天混吃等死也不会影响他们向上的心,但那毕竟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还是需要细细培养、耐心教育,而孩子的成长注定在父母成长之后,所以渡人先渡己,做好你自己,有追求、有耐心、能坚持、能吃苦,于己与子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