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一支广告让我心潮澎湃,主要是记录平凡人的生活,装了义肢的残疾人在努力的练习,一次次跌倒的舞蹈演员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平凡的工厂女工忙忙碌碌,但却没有停滞生活前进的步伐。生活给予了他们太多的无奈,但是每一次都没有成为他们的拦路虎,每一种坚持和坚守的背后都会扬起成功的风帆。
我们中国地大物博,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但是对于生活的坚守与努力却是共通的。你想在读书的时候感受坚守和努力带来的力量吗?那么你一定要读这本书,一本关于穆斯林家族六十年兴衰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的作者是回族作家霍达女士创作于1987年秋,第一次发表于《长篇小说》季刊总第17、18期,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霍达女士写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六百万字,《穆斯林的葬礼》在1991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这本书主要描写了梁家三代不同的命运变迁,表现回族人民悠久历史和现实生活的艰难足迹,这部长篇小说让我们对于回族人民的起源及生活习惯有了一个认知,同是也让我们从人物身上看到了坚守的力量。这部小说采用穿插的写作手法,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丝丝相扣,对于初次读小说的朋友我的建议是按章节先后顺序读,不然很容易出现故事情节的跳跃感。这本小说主要是围绕了“玉”和“月”展开故事的曲折交替,虽然这部小说大部分人认为是一个悲剧,读完反馈一般是为新月的死泪流不止,久久不能释怀,但是我读完这部小说,虽然也是心情承重,但是对于小说中人物坚守与努力却是更让我记忆深刻,对于新月之死人们往往怪罪于她的父母,但生活不是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不是纯洁的玛丽苏,没有人可以十全十美,我看到新月的父母也有太多的无奈与迷茫,小说人物塑造上我看到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于生活的无奈总没有放弃,他们总在设法改变或改善生活。
02
韩子奇作为一个孤儿,在恩师撒手人寰之后,面对恩师的孤儿寡母没有选择逃避,而是肩负起生活的重担,卧薪尝胆,虽然自己的生活也是窘迫难耐,但是他还是咬牙背负起忘恩负义的骂名,勤学苦练,只为日后重振师傅的奇珍斋。而结果也是不负所望,韩子奇不仅重振了师傅的玉店,同时也有了“玉王”的美名。韩子奇的经历让我想起了楚霸王项羽,虽然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人,但是当他们面对遇到的困境纸时却有着不同的选择,项羽如果有勇于面对生活挫折的勇气,历史的长河中也就不会出现楚霸王乌江自刎的片段,如果当时他勇敢的跨过乌江之河,也许也就没有一介莽夫刘邦的事了。面对生活不同的态度有了不同的结局,所以一定要调整好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韩子奇的夫人梁君璧在日本人占领北京之时,爱玉如命的丈夫为了心爱的玉不落入日本人的手里,离开了刚出生的襁褓中的儿子和体虚的妻子。一般的女性如果在丈夫做出这种选择时,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哭天抹泪的哭求丈夫不要离开自己,二是心灰意冷的坚决和丈夫离婚。梁君璧却不是这二种女性,她不卑不亢的送走丈夫,纵有万般不舍,她也没有为此阻拦自己的丈夫,她独领着年幼的幼儿等待的丈夫的归来。生活没有将他打到,在丈夫不在的日子里,她将生活及丈夫的玉店打理的井井有条,仿佛生活没有给过她任何的无奈。
韩新月作为他们的女儿似乎也是受到了父母性格的影响,她不同于一般的回族女孩,认命于命运,母亲极力反对她考大学,但对于知识的热爱,没有阻止她学习的步伐,虽然内心的滋味五味翻陈,默默的坚守读书的愿望,最终也是获得了母亲的理解。韩新月对于读书的热爱也是让我对于学习这件事有了新的感官,“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我来说初听不明词中意,在读到新月重病之时也不忘补习自己的功课,我终明白生活其实是特别公平的。羡慕别人可以考进高等学府,哀怨父母没有对于自己学业过度关心之时,我们也应该反思自己的在学习路上遇到“惰性”这个拦路虎时,有没有逃避,有没有坚持到最后。
03
所以说老天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的一切前因后果都是由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的,你热爱生活,生活也会热爱你。相反,你唾弃生活,生活也会唾弃你,对于生活的一切我们应该勇敢面对,就像韩子奇、梁君壁、韩新月一样努力坚持的他们总是出现了风雨中的彩虹,虽然有人抨击这本书有的价值观不正确,但是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及对回族生活习俗的了解,让他成为一个永恒的经典。
一个人,认识他的人有多少就有多少种性格描述,但对于他的大体性格一定描述是一致的,所以说一本好书,被多人推荐,一定是由他可读之处,那么你读完这本书有怎样的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