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再买个手机,就在某保真购物网站上看看,因为隔天就能到嘛!
正好也可以满足我这等不及的小心思,就搜索了一下水果手机。
还是老样子,每款手机对应三种价位,不过还是惊到我了!
128G内存的手机竟然比64G内的同款手机,相差仅100元,这我还等神马,必须果断入手。
事后我的内心就开始响起了小鼓,这是要多挣一个内存卡的钱?
想了想也有可能,不管怎样感觉自己还是赚到了,毕竟能存不少照片。
也省了扩展内存,毕竟也没有那个单独卡槽。
这不禁就让我想到之前看到的有关不理性行为的例子,难道冲动消费了?
当我们不知道一件商品到底值多钱的时候,会通过对比购买。
因为同款商品、同类商品,进行简单的对比,我们就很容易得出自己的心里估价。
而营销人员也恰好利用了这一点,给了我们一个不费脑筋的选择 ,抛出了一个“诱饵”,我就咬住了。
想想也是哈!
明明有三款:
64G内存4799元/
128G内存4899元/
256G内存5699元。
我根本就没有考虑256G,直接选了128G。
因为觉得64G就够自己挥霍了,偏偏内存扩大了一倍,价钱却差的微微。
我能怎么选,只能这么选。
假如去掉这个128G内存选项,我会选64G的这款吗?
想了想,也许会,也许不会,这时应该会更理性一些吧。
一切都是相对的,这可能就是关键问题的所在,不管怎样自己开心就好!
尽管这款就是商家最想卖的,毕竟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你假如说256G利润不更多吗?
但是买的人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