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章内容的时候,碰巧自己感冒了,状态不佳,感觉这章的内容有些复杂,特别是关于“内观禅修”的第四部分,我是第一次接触这类知识,所以更是读不出感觉,总的下来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跳出思维的盒子”。
我们大多数人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给自己定型,也可以说是给自己贴标签,然后我们会下意识地往这个标签的方向去靠拢,久而久之,每个人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如果偶尔做一些不符合这个内心形象的事情,就会觉得不适应。这种习惯会限制住我们的思维,所以我们要“跳出思维的盒子”,它是“out of box thinking”的直译,也叫“多元思维”。作者提出“真正的创新往往需要先突破自己,跳出所在的盒子,才会有真正的效果;而想要跳出“盒子”,就必须打破对自己的限制,不要让“自己”把自己给框住。”
想起自己大三时,去考研的想法特别强烈,也在认真地开始找专业和学校,但是在查找的过程中,总有一个声音在我心中响起:“你写作能力不行,你写作能力不行。”确实是这样的,我的语文很不行,高中阶段150分的卷子,我考得最高的也只是及格线出头,每次都是败在作文上。所以,最终我放弃考研了,主要原因就是我觉得我不会写作。
辞职成了全职妈妈后,我觉得自己除了带娃其他一无是处,所以在很多场合,比如线上的微信群,我很少发言;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是远离家乡、住的又是租的房子,所以我感觉很没有归属感。缺乏价值感和归属感,这让我很少有勇气去跟我生活范围内的人建立联结。
读了作者的分享,我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我自己,重新看待我“自己”,没错,我是个全职妈妈,我的生活重点是照顾孩子和做家务。我能白天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还能搞定基本的家务,我其实挺能干的;我的两个孩子,都很爱读书,说明在亲子阅读方面我坚持得还可以;我也在不断的读书学习写心得,说明我还是比较上进的......多肯定我自己,让自己内心充满能量,也让自己更自信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