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沁蓝
最近很荣幸,几次接受电视台采访,比起这份幸运,自己的表现却不尽人意。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尤其是看到别人镇定自如又一针见血的采访报道,再对比自身,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总觉得差距,还很远很远。
于是,想着动手写一写这方面的文章,虽然经验少得可怜,但总要动笔思考,才有可能有所进步。
首先,反过来思考,如果我是记者,我想得到什么信息呢?
一是结合主题的基本信息,最好资料充足。
二是逻辑清晰,简洁得把事情表达清楚。
三是有所侧重,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报道重点。
四是最好有现场感、故事性。
信息充足这点很好理解,采访报道肯定要有具体的事情,不能无病呻吟,这要求我们在接受采访前,尽可能多了解相关情况,掌握第一手真实、全面、细致的信息。
逻辑清晰很重要但容易被人忽视,很多人往往一对着镜头就大脑一片空白,进入“死机”状态,说了一大堆都没说着重点,结果采访完被剪辑到只剩只言片语。
这个毛病我以前也经常犯,往往自我感觉良好,采访时说了一大堆无用的废话,结果一看第二天报道几乎没有什么镜头。
因为说得越多越容易出错,还不如确定好层次后,每个层次就说两三句话,简明扼要地表达,当然最好能够提前准备几句比较贴切又新颖的语句,让采访有亮点。
有所侧重是针对一整篇报道而言,一般采访对象都不只一个,为了更全方位、多层次地表现,记者肯定要分类别进行采访,这就要求受访者根据自身的定位,说最重要的,面面俱到等于没说。
今天看一个工作总结VCR,视频里采访了两名路人,虽然都只有一两句话,但是很符合他们的定位,也符合新闻事件的需求,他们都用了同一个手法,那就是类比。
比如有个大妈被问道对自己居住的老旧小区提质改造的感受时,大妈就一句话:“就像穿了一件新衣裳一样,特别开心。”
怎么样?我是跪服了。
别看人家是大妈,面对镜头可不比那些长期曝光在镜头下的公众人物表现差,播出来既简洁又重点突出,效果很好。
采访的现场感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看稿子和看新闻感受明显不同,为什么记者都爱在现场采访,因为这样的报道更生动更贴切更有感染力。
所以,我们接受采访的时候,最好要有现场的标志入镜,一看就很应景。
故事性要求追求感人的细节,事情可能大同小异,但切入点不同,情感的渲染就很不一样。尤其是现在的新闻报道,大多追求感情的共鸣。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受访的主题,准备一些独有的细节,谈及自己内心的思想活动。当然,一定要是正能量的。
其次,我们可以顺着思考,在接受采访中,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一是声音失真。
二是表情极其不自然。
一种是极其僵硬,一动不动;另一种极端是过于亢奋,矫揉造作;还有一种是小动作过多,如舔嘴、扶眼镜框、捋刘海等。
三是语气词、连接词过多,如“嗯”、“啊”、“这个”、“那个”之流。
四是词不达意、张冠李戴。
别人问你A,你回答B ,或者你以为你回答的A,其实回答的是C。
我看那些被采访的熟人,总觉得一点都不像平时的她们,尤其是声音,总有些不自然。
最明显且高频的问题就是音高过高,声音过尖,尤其是女同志,接受采访时容易紧张,一紧张声带就打不开,再加上视频的效果本就有些失真,所以听起来会显得很“假”,就好像小学生背书一样。
除语言外,在采访时还要注意与对方的非语言交流。
比如说眼神,当与记者谈话时,一定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是最基本的礼貌,对于你赞同的看法,要点头适意,表示你同意他(她)的观点。
比如 表情,一般来说,领导接受采访要严肃认真,但如果脸上一点儿表情都没有,容易让人觉得冷若冰霜、不近人情。通过媒介播放出去,公众也会对领导者产生这样的感觉,这对于领导正面形象的宣传是极其不利的。所以,适当的表情会使采访效果更好。
而现实的问题是我们一对着镜头就容易紧张,忘记了该有的礼仪,连最基本的点头和摇头都遗忘了。如果这样,试试做几个深呼吸,效果还是不错的。
另外,就是一定要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把采访做好,能够成功,在心里不断告诉自己:“我能行!”
至于小动作,可以多照镜子反复练习,刻意去压制,久而久之自然能够克服。
表达的连贯和顺畅依赖于用词造句的精准,这就要求去掉多余的叠声词、语气词、虚词、连接词等,这方面可以多录音听,也许第一次你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有这么“语言毛病”,但只要努力,是可以克服的。
至于如何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组织好恰当得体的语言,是门很深的学问,但我们可以在采访前多思考,至少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框架之后再去开口。
采访是可以NG的,但不是每次说话都能如此幸运。
有的时候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哪怕再想“剪辑掉”,也是覆水难收。
所以,还是尽量做到,要不就不开口,一开口就说得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