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哥哥结婚了。
婚礼前一夜,我问他,你紧张吗?许久,他才答到,很紧张。
哥哥从不曾如此明了地透露自己的感情,印象中,他一直是内敛的、深沉的,甚至有时候会偏激地评论某些他觉得不够出彩的电影。犹记得看完《画皮2》后他把所有演员都数落了一遍的那种愤慨,反正我是无法理解,因为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
从以前说起吧。初中的时候,非主流发展得火焰嚣张,我也难免落入俗套成了一枚傻忠粉。那时我总会发一些幼稚透顶的说说,然后还洋洋得意,认为自己成了时尚大军的一员,于是总是向老哥炫耀。但是那时我们关系并不比别的兄妹来的好,所以只是常在父母的陪伴下说说话下下棋。他也总劝我说不要喜欢那么让人无语的玩意,完全拉低了我们家族的档次。听罢,我也只是皱皱眉,什么话也不想接。青春期的叛逆让我不想被不懂我的大人约束,他见我如此固执也只有悻悻。我初一初二的成绩差到可以让人吐血,到升初三的时候父母也实在没办法,可能真的是天资愚笨?后来我连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父母便也没再做强求。哥哥见状却总是鼓励我,下班有空就会过来请我看电影,说是作为努力学习后的奖励。后来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到初三时我已从年级倒数爬上高峰,老师父母都啧啧惊叹,直到后来中考考上了市重点,我自然而然也就成了“逆袭榜样”,成功做了一次别人家的孩子(此处以后详文介绍)。
要高中了,我激动的很,觉得人生仿佛照进了一道光,于是对任何事都有兴趣。开学前老哥把我叫去他工作地,开着车狂炫酷拽地带我买了厚厚一摞全国各省市高考卷,堆起来整整26cm啊,现在想想都掉血。书买来后他帅气地飘了个移带我去了家餐厅,一边吃饭一边详细地告诉我应该怎样利用这些高考卷,怎样学好理科,怎样做学霸。我听地那叫一个血脉贲张啊,当时就励志要好好做学霸(ง •̀_•́)ง......然而一开学就又一次义气地给全班同学垫底了个底。
老哥说,嘿,这算啥,咱看电影去。我就忘了什么考试什么鬼什么鬼,屁颠屁颠跟去看《无人区》了。赞啊,太赞!一部黄土高原一样的地方也能出经典,我和老哥只能给徐峥一千个吻。
可是应接不暇的考试还是会让我焦头烂额。天天闷在家里做卷子却还是考不过那些每晚撸啊撸的男生。我不服啊!啥玩意儿?人才太多了,我不行......似乎是了解我的,哥哥马上就过来安慰我了。
不出所料,他又带着两张他心爱导演徐峥的《催眠大师》来见我。“套种套。”我看完后评论到。哥哥似乎没听见,只是一直在重复“太好看了,这才叫‘中国电影’啊。”
之后又是一顿饕餮大餐。好吧,都贿赂成这样了,我还能说什么呢......马上,到了高三我又扶摇直上,简直是把人生给玩儿转了。可是万万没想到,高考时因为一个男生我再一次跌入谷底(以后详文)。
“高复”。哥哥说。
那段时间我心情极度败坏,要么一觉醒来枕头上的泪多到能洗头,要么表情干枯到一夜无眠。没人有办法。
但哥哥有。
几天里,他帮我问了很多同事朋友,咨询了无数意见,认为再来一次是最好的选择,不过主动权在我。没错,我接受了。
事实证明,高复的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可怕。多亏了哥哥——还有他的电影票。
《复联》《暗杀》《寻龙诀》《夏洛特》《少女时代》......管它像不像样的电影全给看了个遍,尽管抽屉里一张张票根上的黑色正楷已经不很清晰,可是看完电影后那份从书海、困倦和疲惫中逃脱的快乐还是犹新。再次坐在考场上,带着哥哥帮我查遍网站打印四五份近五年本省高考卷的甸甸记忆,我感觉充满了力量。
一切都结束后,我终于如愿坐在了大学宿舍里,在桌前写下了这一份感动。三天前,我作为伴娘,听哥哥对他心爱的女人郑重地许诺,态度终于从不舍不甘转变成了接纳与祝福。
坐在历时六小时的去婚礼的车上,我犹疑、难过,可当看见他单膝跪地,向美丽的新娘微笑时,倒是把所有执念都放下了。
没错,哥哥结婚后还会人还会兴致勃勃带你去看无数他认同的电影,盒中电影票的增长速度不会大幅降低,生活遭遇挫折也会有人第一时间赶过来安慰你。会有人请你饕餮,也会有人笑你傻傻存着票根......可是那个人很难再会是他。我们终究要学会成长,学会面对所有的悲伤苦痛快乐忧愁。所以,热爱生活的你,请什么都不要害怕,记得要学会自己去面对生活的每一天,看日升日落,享云卷云舒。不论何时都要记得,当你爱的人离开之前,一定要拉着他的手,好好做个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