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乾隆甘当“仿制者”的景泰蓝,到底有怎样的魔力?(上)

在收藏界有句话:“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足可知景泰蓝在界内不凡的地位。那么景泰蓝到底是什么神器?它的独特魅力又在哪里呢?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炉,藏于故宫博物院

景泰蓝是什么?

景泰蓝正名为“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瓷器器物。因在明朝景泰年间制作技艺比较成熟开始盛行,而使用的珐琅釉又多以蓝色为主,且“琅”和“蓝”音近,故而得名“景泰蓝”。

景泰蓝流光溢彩、极度奢华,一直以来都是皇室御用的工艺品,是皇宫大殿的主要陈设,亦是镇殿之宝。

▲宣德款錾胎珐琅缠枝莲纹盒

景泰蓝的制作工艺

作为皇室御用的工艺品,景泰蓝的烧制工艺自然也极其复杂。

01

制胎

根据作品的设计图,裁剪铜板,经火烧加温变软后,初步捶打成胎。通常需千百次的捶打,以确保胎壁薄厚均匀,器形周正无偏斜。

02

掐丝

先用尺规在铜胎上定好纹样的位置,再用镊子掰丝。

03

粘丝、焊丝

掰丝成型后,用白芨水粘在铜胎上。然后在制品上均匀地撒一层由金属粉末组成的焊药,入窑炉烧焊,使铜胎与扁铜丝紧密结合。

▲景泰蓝制作工艺——点蓝

04

点蓝

景泰蓝初以蓝色为主色调,故在铜胎上点涂釉料的工艺称为点蓝。

05

烧蓝

即将点蓝后的制品入窑烧造。点蓝和烧蓝要重复三四次,使釉料逐层加厚、逐层烧结。

06

磨光

烧蓝完成后,一般要经过粗砂石、细砂石、黄石、木炭四次循环打磨抛光。

▲景泰蓝制作工艺——磨光

景泰蓝的起源

对于景泰蓝的起源,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

一种说法是,景泰蓝自古就起源于我国。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剑的剑柄上就已经嵌有珐琅釉料;河北满城县出土的汉代铜壶,壶体上也以珐琅作为装饰。

▲越王勾践剑,藏于湖北博物馆

另一种说法是景泰蓝工艺在元朝出现。中国工匠将西亚的金属胎珐琅制品制作工艺和我国本土的传统工艺技法进行结合,从而制作出了景泰蓝器物。

▲景泰款掐丝珐琅狮戏球纹藏草瓶

不论起源于何时,景泰蓝的技艺在明朝被发扬光大,达到了一个高峰。

而到了清朝,皇室对景泰蓝的推崇更是又上了一个台阶。尤其是乾隆皇帝,他对景泰蓝可谓是狂热之际,甚至“亲自下场”仿制起了景泰蓝。我们将在下篇中为您讲述这些故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