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我的皇位很正统
第五节 解疑惑(下)
假如文莹记录的是事实,也没有任何问题!
赵光义进宫,是赵匡胤主动召进来的,赵匡胤夜里召赵光义进宫进来是什么目的?那是因为他极端相信道士的话,认为十月二十晚天气好,就可以增寿,否则危在旦夕!
十月二十日晚,赵匡胤发现突然变天,心里着慌,立即传令让赵光义进宫。赵匡胤让赵光义半夜进宫的目的,无非是想早点向赵光义交代后事,以防不测!
同时,赵匡胤要求他留宿在内侍的值班房,万一自己不测,赵光义可以及时处置。
赵光义事出突然,没有任何心里准备,当然会惶恐不安,因此时起时立要推辞。
客观讲,这事放在谁身上,都难以保持平静!
出寝宫时,赵匡胤嘱咐赵光义“好做”,当然是要他好好做皇帝,不要有什么顾虑!
众人一直认为赵光义留宿宫里,是特意的,乘机弑兄夺位,简直是无稽之谈!赵匡胤的寝宫有宋皇后在场,赵光义要行凶,宋皇后不是个哑巴,更不是瞎子!
赵匡胤的遗体没有任何异样,更加排除了赵光义弑兄的可能性!明朝陈邦瞻把整个记录掐头去尾,让人觉得疑点重重,实在不是史学家应有态度。
也有人认为是赵光义派程德玄下毒造成的死亡,因为程德玄懂医术,所以历史记载几次都有程德玄出现。
先不说死于毒药的遗体会有痕迹,假如赵光义歹毒到让程德玄下毒弑兄,那么程德玄自己焉能活过第二天?赵光义会让一个天大的把柄给程德玄攥着?
程德玄一直活到了宋真宗景德年间,六十五岁才过世。
这是假设十月二十日当晚,赵光义留宿皇宫的分析。
事实上,赵匡胤驾崩当晚,赵光义根本不在皇宫内。
文莹这本《湘山野录》笔记体野史,记录了大量因果报应、神妖鬼怪的故事,也有许多鸡毛蒜皮的无聊事。
野史、野史,路子确实“野”得紧,认不得真!
而司马光《涑水记闻》里的记载,赵光义当晚并未在皇宫。是赵匡胤死后由王继恩召进宫来的。
相比之下,司马光的史学态度,应该比文莹的野鸡路子,认真可靠得多!
另外,宋史里零星的人物传记里都记载,十月二十日晚,赵匡胤死时,赵光义确实不在宫内。
《宋史.程德玄传》记载:太祖大渐之夕,德玄宿信陵坊,夜有扣关疾呼趣赴宫邸者。德玄遽起,不暇盥栉,诣府,府门尚关。方三鼓,德玄不自悟,盘桓久之。俄顷,见内侍王继恩驰至,称遗诏迎太宗即位…
《宋史.马韶传》记载:及诘旦(清晨),太宗入谒,果受遗践阼(登基)…
《宋史.王继恩传》记载:(赵匡胤)及崩夕,太宗在南府(开封府),继恩中夜驰诣府邸,请太宗入…
赵匡胤死时,赵光义不在现场,所谓“斧光烛影”当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结论:
一金匮之盟完全是事实,赵匡胤将赵光义内定为接班人,从未变更。
这和赵光义先假装有意传位赵廷美,然后调赵廷美各种毛病,最后赵廷美冤死,完全不可等同而语!
二,赵匡胤属于猝死,应该是现代心肌梗塞之类的突发性疾病,所以时间死亡过程很快,事先也没有任何症状和征兆!结合赵匡胤喜欢饮酒的习性,很有这个可能!
三,赵光义绝对没有弑兄谋位,这一点无须质疑!
四,赵光义继承皇位没有明确的遗诏予以确认!可能赵匡胤在死之前一天晚上口头给赵光义交代过国家大事,但他没有想到自己会突然病故,因此留下千古疑案!
五,赵光义即皇帝位不仅没有明确的遗诏予以召示,也没有相应的顾命大臣口头确认。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结果,举朝上下也都已默认,并且首先得到了宋皇后的口头支持。《宋史.程德玄传》里记载,王继恩对程德玄说有“遗诏迎太宗即位”,只是个孤证!
六,赵光义接替皇位,是宋朝举朝上下众望所归的结果!皇权交替很平稳!使宋朝得到了持续长足发展,这是赵匡胤长期谋划的结果!
七,后人猜测赵光义的种种阴谋,只是后人为赵匡胤鸣不平的结果,没有任何证据证实!
佐料:《宋稗类钞》记载:赵光义做皇帝后,有一天突然问臣属:“朕比唐太宗如何?”
皇帝这样问话,等于是自己向大臣索要高帽子!大臣个个心灵剔透,争先恐后的回答:“陛下乃是当今尧舜,唐太宗怎么能相比?”
不过也有不识眼之人,比如李昉,闭口不言。
赵光义侧脸问道:“李爱卿有话没说啊?”
李昉慢条斯理地吟诵白居易的诗句道:“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意思是说,唐太宗放了三千宫女回家嫁人,并让四百死囚回家过年,约定过完年后他们自行归狱,死囚果然如期归来!)
赵光义听完,沉默一阵后说:“朕不如也!”
看来赵光义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