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丹娅
2017.8.28.雨 读月华姐“走出前世”随感
窗外有雨,是个下雨天。于是又总念起那句农家爱说的话,下雨天,做吃天。因为下雨了不用出工,就有时间来做吃的。比如,吃豆腐,要把豆子浸泡了拿到石磨上去磨。吃米糕,要把大米浸泡了拿到石磨上去磨,吃麦煎,要把麦子浸泡了拿到石磨上去磨,这分明都是磨人的事啊。我最恨要拿这时间去做吃的。这应该是什么都不做才对。你这么有那清闲心,这听起来就不是好话。但我最想要的就是这清闲心的,所以最喜欢下雨天了,因为下雨天是看书天。可以捧一本可以让我走得进去的书,直看到天昏地暗,不知今夕何夕。今天,刚好是下雨天,给了我这样的清闲心,打开月华大姐送我的“走出前世”,竟不知不觉就走进她人的那一世。
认识月华姐,是在一次与文学相关的旅途上。起初就非常讶异于她超乎年齡的美丽与活力。再接近她一点,接着就会讶异于她的言谈举止有种超乎年龄的敏捷果断。再加上她落落大气的为人处事,自有一种让人心生钦佩的亲近。
但不能不说,要真正认识一个人,还是要读她的文字,文由心生,尤其是纪实性文字。走进华姐的这本书,被其文字所吸引,与其说是人共有的好奇心—好奇华姐独在的个体人生和与其有关联的人事,莫如说是华姐在其描述中所蕴含着她对人生的态度与审美。因为说到底只有通过华姐的描述,我们才能看到这么有情有趣有态度有品味有品格的各种人的人生,她的亲人,她的朋友,她的家世,她的人事。无论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她叙述的文字,都有种剔透与从容,豁达与睿智,这也是她对待生命,对待生活的态度与品格。
华姐是学画出身,这样的艺术涵养与功底,让她的文字也具有了很强的画面感。她的笔调有时古雅,有时诙谐,尤其有难得的幽默。读这样的文字,不能不让人心生感动与愉悦。觉得华姐越活到后来,就越洒脱越有幽默感,所以也特别喜欢她所叙述的具有老顽童一般的老公公与老婆婆的故事。
通过华姐的描述,会喜欢上在华姐生命中和生活中出现的那些人与事。我们通过阅读来获取原不可触及的阅历与感悟,来丰富我们的仅此一世。开卷有益,说是就是这档子事吧。
书中记着这样一件事,有次美之姐走了老远后回头对着她喊道:我好喜欢你哟。读完华姐写得这本书,就更喜欢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