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再次成为爆款话题。几位妈妈分享了她们和中学生孩子就玩手机“斗智斗勇”的故事,孩子有以柔克刚的,有用温情攻坚的,有威胁父母的......各种招儿,一般以孩子得逞为阶段性告一段落,每一个故事都不亚于《潜伏》中的惊险,但故事的终局往往是机破情伤。手机被摔在地上,父母摔的;手机卡被飞撞在墙上,中学生孩子用劲扔的,因为卡欠费没法玩了,亲子关系受到深深伤害。就连作曲家田艺苗老师也慨叹,在上海音乐学院的课堂上,她问同学们,你们现在玩乐队,玩摇滚,玩爵士?玩什么呢?伪学霸区传来的幽幽回答是:玩手机。
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颠覆了我们的生活。机不离手,所以称“手机”。不说孩子玩手机,说说咱父母玩手机吧。如果把你与你的手机隔离12天,你的感觉是什么?淘宝要到货了,朋友圈没有更新,墨迹天气看不上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手机该玩,因为它可以带来方便,方便生活,方便学习,方便工作......但是,怎么玩着玩着就变成手机控了呢?其实手机就是一个工具。
今天看到笑来老师关于工具的比喻,恰如其分,分享一下。老师说,好的工具是让人远离它,而不是被它所控。说到汽车里的空调,冬暖夏凉,让乘车人感觉很舒适。但是,如果你因为贪恋空调的舒适,到达目的后竟然舍不得下车,是不是太愚蠢了呢?
所以,玩手机其实需要一个目的地。手机里的海量信息、勾引你的那些画面、图片、故事就是车内的空调,玩就是开车的过程,你的目的地在哪里?知晓自己的目的地,勇敢地尝试这趟旅程,手机控完全有可能华丽转身为控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