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一串牛光闪闪的简介“我在工作体系内,2004年全国技术比赛第一、2006年全国销售比赛第一、2009年区域管理连续七个季度第一,在2013到2017的优秀讲师“。即使这样一串亮瞎的文字,也不得不让自己接受已经变得平庸的事实。我从一座座高山下来,去挑战另外的一座高山,结果是在路上遇到了无数同样忙忙碌碌的人。曾经以为人生重要的就是这样的过程,一直以为自己不平庸,但现在看来其实很平庸,是什么造就了现在平庸的我?是先天基因?还是后天环境?
我是第一代独生子女,虽然小时候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还是拥有自己的温室,受到外界的打击和与人摩擦的机会很小。很小的时候,自己的创意作品都会得到别人的称赞。上小学时,综合成绩都在前10名左右,一直参加智力竞赛,总是轻而易举的夺得第一。因为是在小县城里,身边没有太多更聪明的人,在父母的同事、邻里、亲戚的称赞下,一直以为自己非常优秀,其实这也是走向平庸的开始。
后来因为父母工作调动,我也跟着来到市里,遇到了一个不太喜欢自己的班主任,所以成绩开始稳步下降,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少,学习成绩屡创新低,心里没有落差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失去了优越的环境,遇上了逆境的暴风,在别人的嘲笑中前行,从每天被称赞到每天被批评,所以只能尽量保持低调,减少出声。
太在意别人的评价,然后心态就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可以让自己变得平庸。“我不再优秀,变成了平庸”心里的人生就会成为真实的人生,然后这种心态就真会让我们越来越平庸。貌似苹果公司也是这样,在乔帮主离去的日子里,如果维持不变,大家就会说它没有创新,太过平庸。如果锐意创新,大家就会说它失去经典,太过平庸。
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又产生了很多新想法,经过实践也被证实非常好用,并且有时间把所有的工作资料都了如指掌。于是开始发现更多的技术问题、政策问题和管理问题。因为没有正确的反馈渠道,所以只能选择了不去表达,比如在QQ空间和朋友圈发一条信息,也要考虑一下是否会被人误解。
这个时候考虑的更多的是与同事间的关系如何维系。优秀代表着鹤立鸡群和木秀于林,与众不同是很危险的存在,很多人都象我一样不适应这种方式。优秀还意味着很多理念都要锐意创新,就意味着要站在改革潮头,要与原来的体制发生矛盾,这样的代价也让更多的人选择了不变。因为优秀需要不断的学习思考总结,提升心胸视野,修炼思想境界,于是我们就开始累了,所以我们开始水波逐流,漂到哪里算哪里。
因为惧怕冲突和同事的误解,放弃了很多可以卓越的机会,可以让自己变得平庸。此时的优秀也只限于想象,不再是真实的实践。实际上,现在的我们已经和同围的同事没有任何不同之处,我们变得安于平庸,不再追求创新与完美。
在从业后的10年时间里,我一直局限于自己工作的圈子里,在公司内部的论坛中发表了不计其数的技术经验、管理经验、点击量超过几十万,一时间成为公司内部的网红。其实也正是这10年,我错过了中国的互联网的茁壮成长,在公司的井里,并没有意识到那才是我要发展的天地。精力和机会都在那10年中被努力的浪费掉了。由于公司转型和个人转岗,那些数十万字的经验和分享瞬间都归于粪土。
斯坦福大学做过一个长达十年的研究,证明了夸奖孩子努力与聪明对孩子影响。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拼图任务。题目非常简单,几乎所有孩子都能完成任务。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给他一句夸奖的话。其中一组是“你很聪明,所以表现得很出色。”另外一组是“你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的难度,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一种难度。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表扬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这说明,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
不敢向自己挑战,坐井观天,在自己的地盘“耗子扛枪窝儿里横”,可以让自己变得平庸。这些让我失去了互联网发展中最好的10年,现在除去原来的公司平台,发现自己在互联网的海洋中实在是渺小到不如一粒水底的尘埃。
当然,我们可以安慰自己不必纠结。记住曾经的美好,无视如今的平庸。前段时间我又蹬了一次泰山,发现不管起的多早,总有人在上山和下山,在上山与下山时,我们都成为他人的欣赏的风景。但无论经历多少在到达山顶时的荣耀和下山中碌碌无为的身影,只是别忘了自己年少时那句名言“老子就是要与众不同,就是要干出点名堂,亮瞎你们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