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鲁迅的人都应该知道,鲁迅写的爱情小说很少,《伤逝》是其中一篇。
这应该是我第三次读《伤逝》了,很幸运的大学时代读了中文系,遇到了一个强迫我们读书的老师。那时候不喜欢读书,是被迫着读,是任务。也便读了,《伤逝》第一遍是没读懂,印象中只觉得涓生那个王八蛋竟然把子君给甩了,子君也太不争气了,干嘛要跟那个混蛋在一起!惋惜他们两个人的悲哀,也惋惜子君的死。那个混蛋以为写下自己的悲哀和忏悔便能获得原谅了吗?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原谅这样一个懦夫!这样的卑怯整日把自己蒙在虚空中的人!
读第二遍的时候,有点可怜涓生。他就是一个书生,一个怯弱的自私的书生,他一点力气也没有。他没有勇气承担起他的爱,他逃避,在他尝够了爱情的甘甜以后,却不能共苦。他连个混蛋都不如,他怎么会是这样一个人!活该!觉得揣他一脚都是多余。子君更可怜,她是因为他而死。她爱他,而他却因为生活而背叛了她。她爱上了一个无法带给她幸福的人,她为他而死。她死的时候那个混蛋还大吃一惊。他们两个人的爱情是悲哀的,很难让人相信不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爱情会发生多么恶劣的遭遇!爱情一定要厚实,否则不会长久的。
第三次读《伤逝》,也就是现在,是已经毕业许久了,要靠着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要每天都面临着生计问题,要每天都带着疲惫和厌倦的情绪去上班,要强迫自己完成一天的工作量,更要对自己说:你连自己都养不活,怎么能承担起一个家庭的重量?
我从来没有养成一个好的读书习惯。这也是工作以来认认真真一次温习了以前上学时读过的小说。涓生留下手记,是为了心里的悔恨与悲哀。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讲,涓生是一个买不起房买不起车的家伙,他跟子君谈恋爱,这个穷书生总炫耀着自己追求一些新思想啦,那个社会的潮流就是进步青年追求新思想,什么男女平等啊,打破旧习惯啊,西方文学里的那一套爱情啊。刚巧,子君就是被这个新思想所吸引。他用什么科学文学哄骗了这个纯真的少女,俘虏了她的心扉。以他的条件原来是讨不到老婆的,何况恋爱。
子君恋上他以后,两个人谈了半年的文学、艺术啊科学啊,把西方传递过来的什么雪莱易卜生泰戈尔什么新思想都谈了。
子君有了一个新思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可以说是子君的进步吧,毕竟跟那个家伙谈了那么久,耳濡目染也受到了点影响。
女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男人要炙热、纯真和勇气的!两个人交完了半年后就同居了,同居两个月,两个人也是相爱了。涓生的怯弱抵不过子君的热烈下,她主动献身于他。两个人终于在一起生活了,从一个小细节就可以看出,子君要比涓生更爱他。她宁愿牺牲掉自己的金戒指和耳环,说明她为了他是不在乎的,而他却以为了解子君,他要是真的爱她就应该阻拦到底。
她为了他跟亲戚也闹掰了,涓生也跟朋友隔绝了。两个人生活在一起久了,“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即所谓真的隔膜了。”这说明涓生这个混蛋在婚前还没有做好准备接受两个人将要遇到的困难,他睡了这个人的身体和灵魂,却又说这个人的身体和灵魂不够好。于是在这个男人心底便埋下了一颗蒙雷,到后来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加上他又找不到好的工作来养活自己,他的压力大,她又没有工作,两个人也就渐渐地都发生了变化。直到后来他对她说不爱她了,子君最后的死,也都说明他爱自己甚于子君。
总之,子君作为一个获得了新思想的女性,经济上不能独立,又被丈夫抛弃,可是她原先已经抛弃了家庭。她是被丈夫逼到了绝境。像涓生这样的男人,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但很多都比涓生勇敢,因为很多女生都比子君勇敢。
ps:这一遍读完,心里五味杂陈。现在房价高的你好好工作一辈子都买不起一套房子,所以你的一生肯定不能按常规出牌。你又不敢打破常规,可是不打破常规你就永远是那个瑟缩的自己。
也不要被社会的现实所压倒了,理想主义还是要有的。要是这个社会全都是物质主义了,就一点趣味也没有了。生活所带给你的苦难远比你想象的要有趣的多,所以不能止于无聊和单调。
关于爱情嘛,我是相信有的。读完伤逝我还是相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