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往往在夜幕中才下班。回家的路上,脑中渴望着温暖的画面:全家欢聚一桌,喝着红豆和糯米熬煮的稀饭。待胃暖暖的,大家一起吃烩菜。这时端上桌的烩菜里面一定要有白菜和葱姜。北方常常放入肉片,豆芽和粉条。家人往往再切几片豆腐,胡萝卜和菠菜叶。使得烩菜香气扑鼻之余,色泽也十分鲜艳。
北方冬天的白菜和葱的确非常好吃,腊月寒冬,北京和东北地区的街坊们往往风里排着队,相互寒暄着。然后,几十斤的往家里买白菜。
早年间,有名的老北京们,讲究吃炖白菜要葱白姜片相佐,下入虾米皮,调出高汤炖白菜。葱的鲜香,和姜片的辛辣温热加上虾米皮熬出来的海鲜特有的咸鲜,配上白菜甘美温醇的口感,寒冬里喝一口,嘿!
有时,我们在大雪纷飞和红梅绽放中迎来一丝若有若无的春意。红艳的花朵,在青砖白雪中格外精神。那枯黄微黑的梅枝,和北京的酱萝卜丝一个颜色。
北京早年间,从入秋开始腌制酱萝卜。每年冬天都用大缸放了拉秧的胡萝卜,大萝卜,辣椒,水萝卜。切成条和块儿,然后只放盐、冰糖、花椒和酱油,再放点白酒,最上面用大石头压住,盖上盖子自然发酵,大概半个月左右就可以吃了,现在还记得那种酸菜的味道,简直太好吃了。这样酸、辣、咸、鲜的小酱菜,最是开胃。早晨酱萝卜丝配着煎烫的稀饭,在呵气成白的天气里,打开北京人一天的味蕾。
一坛子酱萝卜丝吃完,一般也就到了二月了。这时白菜因放置太久,多少有些干了。
热腾腾的烩菜和清香可口的酱菜,一直陪着北方人到立春。节气,本意是先民分界季节的。过了立春,人心也慢慢暖和起来了。
每逢此时,如果煮上一盘热气腾腾的荠菜饺子,旁边再摆一小碟酱萝卜丝。尝一口,是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感觉。荠菜清新的口感,宛如身处江南。看着酱色的萝卜丝,仿佛又回到了全家齐聚吃烩菜的时光,让人怅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