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及事件:最近在学习理财方面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在财务规划方面真的是做的很不好,像是“叶公好龙”,整天想着积累财富,却没有落到地上,没有学习有效的财务理念和计划来支持自己。
感受:我一边读书,一边对自己进行深深的自责,也生出一份恐惧和不安全感。我开始紧张,心口紧,呼吸急促。
内在对话:我按以前的模式继续下去,怎么可能完成“财务自由”的愿望?同样的模式,只会导致同样的结果,生活并不会有什么改变和起色。我的未来要怎样面对?想到这里,我很恐慌,害怕。在我看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才不枉此生。
什么是我想要的生活?时间自由,拥有“说走就走的旅行”的能力,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可以住自己买来的大house ,可以不用纠结口袋里的钱,想放松时去海边度假,面朝大海,踩着白色沙滩。可以有丰厚的财务储备,是的,我get 到了我的点,当我有足够多的资产时,我感觉到那一刻我是安全的。
我突然间发现脑海里浮现的画面,竟然没有我老公(嘿嘿)和家人,都是各种美好惬意舒适的环境。(和人相比,我更抓物质)。
内在情绪伤痛:
我看到小时候物质没有被满足的画面,我是工薪家庭的孩子,妈爸生活节俭,为了存积蓄,妈妈从来不主动给我零用钱,我的物质需求也很少被爽快地满足。我现在长大了,我有能力来满足自己了,我想拥有的东西太多了,好东西太多了,我都想拥有!在拥有的那一刻,我异常的满足,特别幸福。
家里人都说我爱享受,用什么都是好的东西。但是我不在意品牌,我只是想让自己拥有高质量和足够自由的生活,这样,我就算没白活。低价和次品会浪费我的财力、精力和时间,用着也不舒服,关键体验感很差。
临在后看到的真相:感觉自己在恶补童年被造成的匮乏。我的物质欲望被满足,我就幸福了。我拥有很多很多,我就安全了,就不怕被人抛弃了,我自己也就可以过得很好了。
可调整的回应和选择:学习过程中,我越学越急躁,越恐慌。因为我看到在财务方面,我最在意的方面做的很糟糕,对自己有评判。
看到真相后,我明白,我在为童年故事里“我”的信念战斗,虽然我长大了,但是童年的伤痛依旧还在。我通过物质追求的是被爱的感觉。财务的未雨绸缪可以给生活带来些保障,但是给予不了我要的爱和安全感,内心情感匮乏的洞,物质是填补不了的。
至于财务规划的学习,我自己不是已经在出发的路上了吗?走下去,落到实处,会有进步。来,给自己个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