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茶香

“同志哥,请喝一杯茶呀请喝一杯茶……”这是家乡人耳熟能详的《请茶歌》。在我的老家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茶、制茶、喝茶。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文化已深深地植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烙印在每个家乡人的心中!

雨生百谷、万物更新。历经一个冬天的休养,茶吐出了新芽!每年清明、谷雨节气前后,是茶叶品质最好、也是采茶人最忙碌的时候。古来就有按照采摘时的节气来称呼春茶的说法,如“明前茶”、“雨前茶”等。对爱茶懂茶的人而言,茶的韵味也不尽相同。清代杨汝谐有诗云“明前雨后分枪旗,一碗乍辨色香味。”

到了采茶时节,老老少少的人们一大早就背上背篓、带着干粮去采茶。伴着悠扬的山歌和山野空濛的雾气,群山环抱下一排排低矮整齐的茶树就像一条条绿色丝带。采茶人穿梭其间,手指翻飞采撷着一片又一片的嫩芽!时间在满溢的茶香中流逝,背篓上也装满了一捧捧的茶叶……

夜幕降临,忙活了一天的采茶人变成炒茶人。采回的茶叶要先择理一遍,将碎屑和老叶去掉。用柴火烧热干净的大铁锅,洗净手后将适量的茶叶倒入炙热的铁锅中,期间要不停的用手翻炒。茶叶杀青后要放到细竹垫上手工揉捏出叶中水分,再入锅炒茶,多次重复“揉捻、翻炒”的过程。

炒茶是需要功夫的!为了不影响茶的品质,全程徒手上阵。没有手套、没有手表和温度计,全靠茶叶与掌心一次次的相会和炒茶人的精准把控。炒茶的动作并不复杂,令人痛苦是掌心灼烧的高温。两三秒钟不翻动,茶叶就会过热变黄;受热以及揉捻的力度不够,茶叶的品相和滋味就不足;唯一的办法就是忍受高温,不停搓制。每次看父亲炒茶,我都觉得他在练铁砂掌。

茶叶在一次次的翻炒和揉捻中渐渐成型,色泽由青绿转为褐绿,还要慢慢用碳火的余温烘制几个小时才算完成。散热后还要用镊子细细的挑梗、去碎屑。

舌尖上的茶香,来源于茶山上的一片片树叶。这些树叶经过火与水的历练,经过一代代炒茶人的传承,方成一杯芬芳永存的清茶!舌尖上的茶香,带给家乡人幸福美好的生活,也陪伴着每一个爱茶人的成长!

(ps:这几天参加了几个网络学习课程,没什么时间码字,只能把曾经写过的旧文发出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四月的皖西乡野,除了油菜花的耀眼炫目,还有兰花与春茶的清芬。 地处皖西地区的舒城,盛产一种名为“小兰花”的春茶。 ...
    半岛公子阅读 473评论 2 5
  • 矿里人都知道咱们家乡是盛产黄金的宝地,但除了黄金,还有一样历史悠久的特产,那就是本地的官庄毛尖。 生于盛唐的陆羽,...
    琥珀没有眼泪阅读 480评论 0 2
  • l 简介 茶,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千百年来,茶文化几经传承、历练、蜕变,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和魅力。本纪录片寻...
    小潘chic阅读 1,101评论 0 1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37评论 28 53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吗?以后人工智能技术真的能达到电影里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吗...
    ZLLZ阅读 4,001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