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曾经说过:“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孤独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一剂毒药,但是有的时候也是生活的解药。如何将这剂毒药,变成可以治愈人的解药呢?
读读这几本书,也许每个人都会得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什么是孤独?”
1.《人生的智慧》(叔本华)
——孤独,是和自己独处的学问
叔本华是一个德国哲学家和作家,他写的这本书里面不止讲了孤独。但仅就第五章第九节论孤独来说,这里面的学问就值得花时间研究和领会。
他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他也就是不爱自由……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思想丰富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
从这些话中明白,孤独并不是可耻的。而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自己孤独。伟大的思想家会觉得孤独,平凡的农夫也会觉得孤独。而这件事,也就不足以成为让人烦恼的事情了。
2.《心是孤独的猎手》(卡森·麦卡勒斯)
——孤独是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孤独
这本小说英文原名叫做《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从书名来看,作者要讲的是一个关于心灵孤独的故事。豆瓣上评论这本书时写道: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
这本小说讲的是一个哑巴和一群人的故事,具体的细节就不剧透了。这个哑巴他遇见了很多不同角色:一个小女孩、一个激进的社会主义者、还有几个同住的旅客。这些人每个人特点都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喜欢向哑巴倾诉。
倾诉的人知道哑巴不能给予回应,而哑巴想要说话却也说不出来。这种语言和沟通的孤独感,充斥在整本书中。
看过这本书的萌萌说:“当我看到孤独这个词的时候,我第一想到的就是这本书,如果你想理解孤独是什么,那么看这本书你就明白了。”
3.《孤独六讲》(蒋勋)
——寂寞是空虚的,而孤独是圆满的
蒋勋在这本书中,从六个方面讲述了孤独这件事情。看完除了可以更深刻的认识到孤独之外,也能从中间得到一些认同感。原来,孤独有这么多种,而我也并不是那么孤独。
这六个方面分别是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和伦理孤独。作者并非是要把孤独进行分类,只是把他看到的孤独分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其中伦理孤独和语言孤独可能是生活中遇到最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父母之间的隔阂会变深。而你所说的话,也慢慢少有人能完全懂得。
书中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叫寂寞是空虚的,而孤独是圆满的。也许只有读完了这本书,才能更好的体会什么是孤独吧。
▎“怎么和孤独相处?”
4.《孤独的小说家》(石田衣良)
——最终,孤独会成就你和你的梦想
《孤独的小说家》是石田衣良一部很不同的作品,至于为什么要这么说,需要简单的介绍一下作者的履历。石田衣良的大多数成名作都是一个猎奇或者血腥的题材,比如悬疑小说《池袋西口公园》,以及获得直木奖的《十四岁》。
而这本小说就好像是他作品里的一个异类,非常的平淡如水。喜爱这个作品的人也许会爱不释手,但也肯定有一部分人食之无味而读不下去。
《孤独的小说家》中的小说家青田耕平经历了三种孤独,第一种是表面的孤独,因为妻子车祸去世,自己一个人带着儿子小驰生活。第二种孤独是内心的孤独,他一直怀疑妻子是因为不想跟他生活在一起而自杀的,这种内疚感加深了青田耕平的孤独。而第三种孤独更深刻,是追寻梦想的孤独。
十多年默默无闻的青田耕平,一直写着自己想写的东西,就算身边的人怀疑甚至自我怀疑,但他还是没有放弃过。最后在获奖的现场,青田耕平的儿子小驰说:“爸爸在家说的最多的就是,哎呀写不下去了,没人看怎么办。”
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所有的孤独都是值得的。
5.《亲密关系》(克里斯多福·孟 )
——孤独与亲密的关系,是一对双胞胎
亲密关系是台湾心理作者张德芬极力推荐的一本书,她在序里写道:这是我至少读过两遍以上的书。
书里关于孤独那本书说了这么一段话:
“除了小时候受到的创伤以外,我发现自己心中还有更深一的痛——生而为人的痛。这种痛似乎是由孤独感衍生而来的。许多人都有过孤独的感觉,不管身边有多少朋友和深爱的人都一样。就算情绪最稳定的那些人,也会有寂寞、无助、绝望、嫉妒和空虚的时候。”
也许学会怎么处理亲密关系之后,才能更好的应该和面对孤独。
6.《遇见未知的自己》(张德芬)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能融化孤独
孤独是一种情绪,有的时候是好的,有的时候是坏的。而情绪,也仅仅是“我”的一部分。
在《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里,它通过很多方面让我们自己开始探寻真正的自己。突破身体、情绪、思想、身份认同以及社会重重障碍之后,我们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就能像火一样,去融化内在的孤独。
……
对于很多人来说,孤独是常态。
人生好比是一场旅途,在这场旅途中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没有人陪伴的时候自然就是一个人走。而没有人陪伴的旅途中,我们也不应该感到孤寂,因为生而为人,都是如此。
一个人来,一个人走。孤独,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