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课程标准】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2、自然资源: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情。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1 地形和地势(P20-29)
重要图片:P25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P23中国地形分布图;
P27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
一、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地形类型多样(齐全):
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四大高原:
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
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山区面积广大
①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②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③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4、合理开发山区的影响
利: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等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有优势。
弊:山区面积广大,一是交通不便,二是耕地面积小,对农业生产(种植业)不利。
5、我国山脉走向和名称
①东西走向(横)的山脉有三列:北列——天山、阴山;中间一列——昆仑山、秦岭;南列——南岭。
②南北走向(竖):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③东北—西南走向(撇):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大太巫雪峰);中列——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东列——台湾山脉。
④西北—东南走向(捺):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
⑤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6、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①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
横断山脉 西侧:青藏高原,东侧:云贵高原。
巫山 西侧:四川盆地,东侧:长江中下游平原。
太行山 西侧:黄土高原,东侧: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西侧:内蒙古高原,东侧:东北平原。
②山脉南北两侧的地形区:
天山 北侧:准葛尔盆地, 南侧: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北侧:塔里木盆地, 南侧:青藏高原。
祁连山 北侧:内蒙古高原, 南侧:柴达木盆地。
秦岭 北侧:黄土高原, 南侧:四川盆地。
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特征)
7、第一阶梯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柴达木盆地。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8、第二阶梯
——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局部地区低于500米,以高原、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9、第三阶梯
——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
10 地势特征带来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和航运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3)对河流水能资源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流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11、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地震。
12、开发利用山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