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霏霏姐姐英语口语选拔赛落选了,初一第一次段考的成绩也不理想。我问她结果怎么样了?(明知故问),她的回答是一带而过,说不怎么样。我不知道她回家前,心里作了多少次斗争,面对成绩有没有难过,担惊受怕(担心我骂她)了多久!而我只对她说了一句:你对于这次的口语比赛和段考的成绩反思过吗?自己找原因。其实我是想说,我知道你很难过,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就要尽什么样的努力。前者我被情绪牵着走了!
成绩恰恰是反映了这段时间学习态度,我知道她尽力考了。但是过程有没尽力就另当别论了,结果是最直接的。对于青春期的她,我不知道她父母焦虑过不,反正我挺焦虑的!看着她这段时间学习态度的散漫,我并没有说的太多,结果会告诉她,她这样学习态度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这几天学习了家庭教育这个课程,当中有个内容是0-18岁健康人格的形成,分别说了5个阶段的孩子,青春期最好解决孩子的问题办法就是和他们做朋友,合理安排好家庭时间,充实课余生活!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就算我们为她做的再多,也无法取代父母的陪伴。
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省,深刻认识到自己要去调整方式,面对孩子时特别要对情绪控制管理,身教大于言传。以身作则,从而再去影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