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736,尽心章14-26-1》
【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
今天是戊戌年己未月丁巳日,六月十二,2018年7月24日星期二。
这一篇分上下二节学习,讲述儒家对于其他学说的态度,两个字:严和恕。
严,是严于拒,就是严谨严肃地加以辩驳、拒斥其他学说中不合理的主张。
恕,是恕于待,就是宽容地接纳回到儒家的人。
如果拒之不严,等于放弃了辟邪的大义,如果待之不恕,就等于没有开放返回正途的大门。严与恕,二者都要有,一个不能少,两手都要硬,缺哪个都不行。
孟子说,离开墨子一派的,一定归入杨朱这一派;离开杨朱这一派的,一定回到儒家来。回归了,接纳他就是了。
儒家要义是天理人心四字,墨家理论是兼爱非攻四字,杨朱主张极端为我的理念。
与儒家对抗最直接的是墨家,其次为杨朱学说。如果说天理没有彻底梏亡,人心没有完全锢蔽,那么,持墨家学说的人,了解到兼爱为非,想要离开墨子这一派,势必寻求简便的门路,就是杨朱一派了。而杨朱的学者,了解到极端为我是错的,想要离开杨朱这一派,势必反求中正之理,于是回归到儒家。
墨家和杨朱学说,都不同于儒家,但两者的不同点又有区别。墨家务外而不情,一味的向外追求而不近人情,杨朱太简而近实,想法太简单而做法太自私,所以,同样是回归儒家,有难易和转变的次序,过程如上。
为什么儒家痛排杨墨二家呢?就是因为杨朱和墨子的学说害道。这并不是说他们完全没有道理,不是说他们毫无可取之处,他们不属于这样一种彻底的谬误,相反,他们的学说中均有相当合理的地方,那为什么说他们害道呢?这就好像一百勺的蜂蜜里滴入一勺毒药一样,99%的合理性,让世人小头猛点,此时加入1%的药,并非只侵害了1%的机体,而是整个心灵啊!害道岂浅呢?所以,又岂能打马虎眼呢?
无论哪一派的人,只要回归儒家,就该悯其陷溺之久,取其悔悟之新。杨朱学者回归,我们就该用儒家接纳他,只有接纳了他,才能帮助他去除杨朱学说中的那滴1%,回归到儒家大义中。墨家学者回归,我们同样要用儒家接纳他,唯有如此,才能帮助他去除墨家学说中有害于仁的部分,回归到儒家的大仁中。
总结为一句:既往不咎,来者同行。
没有回归之前,辩之极详,这是道理上不能让步,彼时是敌手;等到回归之后,待之甚恕,这是行为上接纳他,此时是同道。所以,儒家对待人,每每于拒绝之中,存有招徕之意,只有这样,人家才听得进,大道才行得通。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尽心篇》南怀瑾讲述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