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思写:《聪明人说话前在想什么》


思考的质量,决定了语言表达的质量;语言表达的质量,决定了输出的质量;输出的质量越高,就越能打动人心;只要能打动人心,就能促成行动。认真思考归根结底就是要产生能打动人的输出。



(一)原则

不要在情绪的支配下做出回应,给脑前额叶6秒钟的等待时间。


养成“从对方的需求出发”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提升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


不跟人“斗”,而是跟问题“斗”,不在乎争论的输赢,而是看清问题本质。


不轻易提建议,也不轻易发表意见,自问“我要说的话真的能让对方受益吗?”


满足别人的认可欲求,取得对方的信任,成就一种相互“给予”的互惠关系。


言谈不可主观臆断太强,或仅基于“少量的、缺乏根据的信息”。



(二)深度思考

准确客观地看待事物,有意识地去正视自己的偏见。


避免出现“事后有了结果才高谈阔论”的评论家式思维。


先说结论,先说对方想听的话,而不是说自己想说的话。


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引发深入的讨论,产生标新立异的想法。


使用能减少认知偏差的语言,明确词语定义,避免定义上的分歧。


请教那些“能给出准确建议的人”,而不是去请教容易问的人或身边的人。


要带着“向对方学习”的态度去倾听,整理对方的话,先听懂对方想说什么。


理解了事物的本质,用比喻和人们熟悉的语言把复杂的事情解释得通俗易懂。


提问之前先建立假设,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找出对方认为的问题是什么。


区分事实和意见,要求讲事实的时候,不要发表意见;也不要把意见说成事实。


通过重新定义产生的输出形式:“不是〇〇,而是△△”,给予对方强烈印象。



(三)“语言化”过程





“觉得明白的时候是最危险的”。越觉得自己明白的时候,越要小心谨慎,用心沟通。这才是真正聪明、谦虚、有智慧之人应有的态度。

https://mp.weixin.qq.com/s/MpWI3BjOyWbBcCmquoBbeQ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