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下午,陪女儿去修剪头发,我也顺便洗了个头,因为只有一位理发师有空,我让女儿先去剪,而我再继续等着吹头发。发廊生意顶好,休息区的沙发上坐着好些人在等待叫号洗头或理发,我走过去找了个位子坐下来,并拿出包中的书看起来。这时,从大堂传来"咯咯咯"的笑声,我抬头看到一个小箩莉向我这个方向跑来,她大约90公分高,细瘦的身子已略显颀长,穿着一条高至大腿的白棉花裙,淡黄软软的头发被扎成了一个小丸子,小小尖尖的瓜子脸上扑闪扑闪的一双杏仁眼,好萌啊!只见她张开双手扑向我身旁一位苗条修长的长发美女,这位美女从身形面庞来看,必是小萝莉的妈妈,我想这位妈妈见到自己的女儿找来,会双手接抱这个小宝贝,但让我一愣的是,长发美女将手中正摆玩的手机迎了过去,说:"你别跑了,玩手机吧!" 小萝莉似乎此时对于手机并不感兴趣,她也没有理会妈妈,而转身拿起了座位前茶几上的店内宣传画册,画册内里色彩明艳,小家伙一下被吸引住了,捧起画册念念有词,小小的身子倚到我和她妈妈中间,全然不知画册已被拿倒了。我见小萝莉太可爱了,放下手中的书和她搭起话来,小家伙个子蛮高,而我从她妈妈口中得知已经两岁了,小家伙口中一直说着我听不懂的字词,我尽力听辩着她的意思,可好一会过去了,我还是不太懂,她妈妈见我陪着小家伙玩,回答了一句我的询问后,便又锲而不舍地埋头看起了手机。小萝莉在我的陪同下,一页页翻着画册,我问道:"小妹妹,在家里看什么书啊?"小家伙头也不抬,仍只用小嘴嘟噜着,全然沉浸在自娱自乐中,好似没有听到我的一再询问,这时,身边的妈妈从手机上抬了抬眼,说:"她不看书,看电视。"答必又埋头看手机去了。我看看两岁的小萝莉口齿不清地坚持说着我听不懂的话,再看看她那认真玩手机的妈妈,顿时沉默了。
晚饭时,全家一起吃着可口的菜肴,桌上摆着香气四溢的肉汤,妈妈说这是同小区的表弟妹萍送来的乡里土猪肉。原来萍趁着周末轮休回了一趟老家,因为太想儿子,把刚满周岁的小宝贝接到长沙住几天。平时小两囗工作忙,表弟妹在医院做护士还不是周末双休,只得把宝贝儿子送到老家给我小姨妈带。小姨妈平日在老家操持家务,还要带小孙子,忙得是不亦乐乎。表弟两囗子也经常开车一个多小时回老家,为的是减轻小姨的劳累,更是抓住一分一秒多陪自己的宝宝。这不,今晚表弟妹值夜班,结婚前酷爱玩乐的表弟就全程在家陪儿子,明天一早上班前表弟就把小侄子送到我家,让退休的妈妈照看一小会,等早上下班的表弟妹再把小侄子接回家陪小宝贝。我一边听着妈妈讲话,一边想着可爱的小侄子,那小家伙虎头虎脑,聪明活泼,才一岁,就已经口齿清晰地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而且还会说其他好多字词。这时,妈妈已经放下碗,她说起了同小区的王奶奶常年无休,每天24小时带着自己的小孙子,孩子的爸妈就只下班回家吃饭逗弄下自己的孩子,吃完饭就径直回自己的小家过二人世界去了。王奶奶平日只得辛苦自己,也不敢当着儿子的面多说半句,只得在小区聊天时诉诉苦,她家小孙子快一岁了还未与自己父母呆上一个整日。
而我自己呢,女儿小时候是奶奶和外婆带大的,我只在女儿三岁开始上幼儿园独自带她到上小学,女儿上小学那一年,我调入省城分公司,虽与女儿分开半年后,女儿转学到省城,但因我忙于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与女儿也只在睡梦中相见,而孩子爸爸一直留在原地上班,也只能周末与孩子相见,我们把孩子扔给了父母,乏于陪伴和与女儿交流,错过了她宝贵的小学及童年时光。由于隔代教养,父母体老年迈,孩子长得亭亭玉立,但毕竟还是养成了很多坏习惯,而且与我们也不是很亲,常常有疏离之感。所幸,从孩子进入青春期,我们已意识到这一点,正抓紧弥补。
平日与公司的同事聊天,大家均忙于事业有成,加班出差是常事,回到家后筋疲力竭,真是没有力气再陪孩子,有时甚至因为压力过大,为了孩子的小差错而发雷霆大火,厉声责骂,使得孩子一见家长就怯生生的,或者是孩子也养得脾气暴躁,情绪容易失控。孩子因为身边没有父母的陪伴,尤其是母亲,又缺少同伴,只得转向手机和电脑,他们或者是在虚拟的网络交流中寻求慰藉,或者是在游戏中挥洒空虚......殊不知孩子的眼镜度数越来越高,身形愈发臃肿,眼神日益迷离空茫!
从孩子的心理发展进程来看,幼年时缺少陪伴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没有安全感,不自信,内心脆弱;从小就被手机等电子产品包围的孩子语言发展滞后,缺乏与父母良好互动以及与外界交流的孩子害怕社交,很少有归属感和认同感,长大后内向孤僻,与外界隔隔不入。对于幼年期,童年期乃至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应该多陪伴,多引导,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和默默陪伴下,构建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孩子能感受到父母浓浓的爱意,那份爱意将浸入孩子的血肉,陪伴他(她)走过人生,走过风雨。
多陪陪孩子吧,再不陪,就晚了!如果你输了孩子,就算你赢得了整个世界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