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看《好好学习》,了解到黄金思维圈概念。
发现自己就跟文章中说的一样,只进行到what层,没有进入到why层。昨天就发生了这种情况。
昨天部门选题会,我报了粤港澳大湾区置业指南的选题。部门老大说这个题目不太好,因为如果做这个选题,其实是赞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趋势,是一种附和主流炒作的行为。我意识到老大说的有道理,而这种有道理背后,是自己的想法只留在表层——看到一个热点就想去趁热点,去完成每周要报一个选题的任务。自己没有去学会深度思考,去思考想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黄金思维圈告诉我们,要追问5个为什么,就我自己为例,选题时没有思考我们为什么每周要推送,为什么提供这些内容,读者为什么要看……
没有去思考老大为什么会反对这个主题,他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而书中讲解的一个案例,去学校贴招聘海报。让我更加深刻意识到运用黄金思维圈的重要性。
把故事分享给大家:
周二下午要去各学院下发海报。
这看似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跑腿活儿了。如果换作以前,我肯定不假思索什么准备都不做就直接出发了。
可关键是,在公司待了一段时间后,我养成了做任何事情之前先问自己“why” 的习惯,每一件事不管大小,都要思考其意义。
下发海报是为了给我们的专场宣讲会和参加的校级双选会预热,让每个学院帮忙宣传,而且海报张贴在展板上就会有路过的同学关注。因此,我发海报的工作,不是发了就完成了,还要达成宣传的效果。
那么这个过程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1.部分学院不了解我们公司,可能不愿意配合, 所以我可能需要准备一段简短又有重点的公司介绍,然后 再说明我的来意。
2.我事先查了每个学院的就业处办公地点, 有一些在三四层的地方。这些地方经过的人少,宣传效果不大,所以最好能说服就业处的老师在Q群里帮我们宣传一下或是能把我们的海报放在一楼大厅的展板上。
3.思考除了发海报还能不能找到其他更具宣传力度的宣传方式。
带着这些准备和思考出发,我觉得派发海报都变得非常有学问了,而我也的确遇到了一些上面考虑到的情况,还好自己早有准备,所以进行得很顺利,没有遇到应对不了的突发状况。
当我经过主楼时,看到那醒目的宣传栏,我突然想到,双选会可是学校牵头的大事儿,这海报不应该只给学院发,如果能在主楼宣传栏张贴,那效果可比单独发学院大多了,于是就又跑到校就业处找老师。
事实证明,当天的效果非常好,整个双选会现场,我们是学生排队进行咨询最多的公司,收到了很多优质简历;而宣讲会上大家也坐得满满当当,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满意度很高。
今天看《第五项修炼》,书中说:每个人不能只囿于自己的岗位,觉得只做好分内之职就可以了,要对职位之间相互关联产生的结果负有一定责任。
我觉得,如果我只是简单地去发海报,也可以完成任务,但是那样就仅仅是完成我的“发海报”的任务, 对于其他人来说没有任何用处。而从思考way入手就对整个公司的各个环节起到帮助作用!
不知道今天的分享对你是否有所触动,欢迎留言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