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见了2017读书群的伙伴——都忠旺,满满的惊喜和收获。
我们是在古典老师线下的《见证2017》微信群认识的,从每月的计划和复盘中,我看到他的生活是那么的充实和精彩。第一次见他分享的时间账本,每一天做了那些有价值的事,都清晰的记录在锤子便签上。我细细的从月初翻到月末,内心的震撼难以言表。
这是对时间莫大的尊重,而时间是构成生命最重要维度。
从那一天起,我也学着他,开始记录时间账本。但是我更愿意把这种行为,理解成“仪式感”。在每一天的某个时刻,我和时间的“约会”,因为时间也是有生命的,我静静地回味着,和时间的每个交集,还给“她”起了名字——“Time angel”。
感谢忠旺哥哥,你可能无法想象,你的践行和分享,让我找到了和时间相处的方法。
进到他的房间,看到衣柜旁边放着三层书,走进,几本熟悉的书目映入眼帘凯文·凯利的《必然》、成甲的《好好学习》、纳西姆·尼古拉斯的《反脆弱》......
顷刻间,被一种熟悉和温暖的力量包围。
今天是我们在《2017读书群》相处的第109天,109个日夜,书籍和文字的分享和陪伴。使得初次见面,便毫无陌生感,和当初在北京中关村初次见到lili姐(印象最深刻的就是,lili姐逻辑清晰但语速很快的说话方式),在《那家小馆》见到明明哥(阳光暖孩),马老师(惊讶于马老师的跨界和思维深度)的感觉一样,自然亲切。
这种线下的见面分享和线上微信群里的分享,最大的不同,在于你见到的是活生生的人,你可以感受到他的表情和说话的语气声调,以及真实的微笑和每一个细微的反馈,这样的沟通似乎更有温度。就像看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区别。
“纸质书有真实的存在感”,孟老师说。
“真实自有千钧之力”,柴静说。
我们的聊天从互相分享开始,我首先给他推荐的是《影像中的生死课》,推荐原因:
1.这是一本关于死亡的书。认识死亡,其实是在解剖自己,认识自己,这是人生的必修课。
2.这是一本立体的书。每一篇章都从一个电影开始,每一个电影都有关死亡,然后以电影为脚本,开始观点的碰撞和对死亡的探索。
3.这是一本“厚”书,作者由此延伸了很多相关的好书推荐,如电影主题、心理学主题等方面的书籍。
说到电影,他也给我精心推荐了很多部电影。因为担心好的电影,我可能看不懂,所以他给我讲解了几乎每一部电影的推荐理由和自己被打动的地方。
《楚门的世界》、《辛德勒的名单》、《土拨鼠之日》古典老师也推荐这部电影
《音乐之声》、《一、一》、《国王的演讲》
《天堂电影院》《爱有来生》《阿甘正传》
《十二怒汉》、《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