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归生气,也要有个时限,久了,对不起自己,也不值得。
上午好友来约我去逛街,我们都不是特别爱买买买的人,平常很少逛商场店铺,平常有合适的东西就网购了,也不缺着什么,故而,我们说逛街也很少进那些服装店,只在外面走马观花瞧两眼,看看来来往往的行人,偶尔看到感兴趣的款式进店溜一圈就出来了,不与导购多说一句话,免得人家觉得浪费口舌和表情。
后来在一家店里我看了一件衣服让一直跟着我的导购员拿合适的码给我试试,进去后她又自作主张拿了一款叫我一并试试,出来我才问价格,也是自己大意了,先前忘了问价,报价不在预算内,也没有活动,那就走咯,这下好,导购说道:你早不问价格啊,试了半天又不买,浪费我的时间。靠,这话听得火蹭蹭往上串,压了压火气,对她说:那你应该在门口挂个牌——非买勿试,试了必须买!
什么破店,坏心情,虽然外头人很多,期间总共也没进来两个人,都绕一圈就出去了,我主动试的加她推荐的就两件,也没要她管什么,谁规定试了就一定要买?那干脆直接看了就交钱多好,你就指着人家都这么买衣服吧。
回来后都还在生气,直到拿起书看了很久后才渐渐释然,犯不着,她还不是个打工的,挣不到提成急眼了露出本来面目罢了。至于我的错就错在没先问价,给了她揶揄讥讽的机会。
想起以前自己也做过导购员,刚开始不懂与顾客交流,成交率很低,完不成任务,还跟其他品牌的店员学到背后消极抱怨的坏习惯,有一天早上刚开门,大家都在做自己所负责范围内的卫生,来了一个女生,在我一番热情接待之后,那姑娘很礼貌的说我再看看,说完便走了,这一大清早的,心情不好脸色肯定也不好,旁边同事随口一问我也就随口抱怨一两句(绝对不是诋毁顾客的话,只是表达消极心情)。
下午,作为业务员招进来暂时和我搭档的一个男生忙完其他事来到我这里,告诉我早上来的一个女生是公司安排探店考核自己品牌员工的职业素养的,可惜你的表现不合格,人家反映你前头接待都很热情,直到她走了一段又驻足回头观察你的表情和言行,这个环节你的表现是很不理想的,你想想,顾客今天不买不代表以后不买,今天他来看这个品牌是你接待了他,此刻你代表的就是这个品牌,你能给他留下好印象就等于这个品牌给他留下了好印象,日积月累,每个导购员都能真诚对待顾客,这个品牌就会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当他和他身边的人需要时就会想到你,又或者他也许找了其他导购员成交,那别人接待过的潜在客户也可能流动到你这里,只有品牌越做越好你们的个人利益才能够改善提高。
多年过去,虽然我早已不在那个团队,可真真切切见到它从一众竞争品牌中脱颖而出,同期众多的大大小小品牌早就销声匿迹。销售产品不必低到尘埃,也别过于嚣张,吃不了这碗饭就别勉为其难便是了。
尊重每一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以后更加会减少逛街频率,没有购买意向绝不麻烦别人,价格合适看得顺眼的衣服鞋子最多也只试穿两件(两双),不合适的趁早走,决定在人家那买的适当加试一两件,不能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