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已经成为了目前中国式最常见的家庭组成结构。改革开放初期,一个家庭里有好几个孩子,所以当时的孩子,都是在“竞争”来自父母的爱。然而,到了我们这一辈,甚至下一辈,绝大多数都是6个大人抚养1个小孩的情况,大人所有的爱都倾注给了小孩,有时候,大人们为了在小孩面前“争宠”而过分的顺着孩子(老人是长大后的小孩。老人很容易在这件事上使力。)。而这只是溺爱的开始。
自上一次《为何爱会伤人》之后,作者的另一本心理学作品-《为何家会伤人》。这本更侧重于讲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作者通过这本书更加验证他的观点--童年决定性格。
教育,伴随我们一生的话题。从出生到大学毕业,我们主要是作为一个受教者;当我们开始组建家庭并有了下一代,我们开始从受教者转换成为了传教者。可惜,从小到大,我们都是接受教育的一方,并没有学习过如何将学问和知识传递,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家长有跟风的行为。
XX家小孩在学弹琴,我家小孩也报班;
XX的妈妈说这个培训班非常好,改明儿我也给我家宝贝报一个~~~
培训班成为了一种潮流。家长们秉着“爱”的名号,“为子女好”的旗号,如大扫荡般,争相报培优班。
当然,家长的思考点是好的。他们处于一种担心的角度。处在目前如此快节奏的社会,父母深知生活的不容易。为了让子女以后生活比自己更好,所以父母给孩子报了各式培优班。只是,家长忘了,这些培优班,真的是子女需要的吗?子女喜欢这些吗?学了这些培优班,子女就能在未来过得更好吗?就比如说,英语班。我老弟班上很多同学从一年级就开始课后补上英语班。我不禁想到,我们小时候从初一才开始学英语。我那一年的,也有很多英语非常棒,甚至有当英语老师,出国留学的。并没有因为从初一才开始上英语而学不好。可能,学习不是趁早,而是趁“好”。(好的时机,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主的意愿)。
古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总叙》)。然而,现在教育更多是重视学习(甚至更准确的说是重视中考高考),反而忽略了德行的修养。
我记得在PAPI酱的视频《让我们一起说实话》中有这么一段:“明明昨天晚上彻夜复习考试,却和同学说昨天啥也没复习。”视频是为了起到一个搞笑的效果,但是也反应了现在的学生,成绩是衡量他们的唯一标准。他们害怕被别的孩子超越,只能使用一些“非常手段”,暗中较劲。父母也同样放弃让子女做任何家务,全心全意的学习;送饭去学校,为了就是节省时间让孩子学习。这让很多孩子形成的价值观为:我考的好,父母才会爱我;考得不好,父母就会讨厌我,仇视我。可能很多家长会否认,“我小孩不管考的好不好都是我的孩子,我都爱他。”但是,为什么,每次孩子考的不好的时候,家长会生气,甚至会体罚孩子呢?这也正是很多复读生高考成绩考完之后自杀的原因。因为他们害怕面对考砸了之后父母给他们的脸色。那么作为家长的,在高考这件事上,应该让孩子认识到,高考只是表现孩子能力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家长会和孩子共同面对高考的结果,孩子并不孤单,也不要有任何心理压力。您可能会说,“这心理承受能力也太弱了吧。”对,而这又引出了中国式教育的第二个难题--溺爱。
溺爱,顾名思义,就是实现任何小孩的要求。而,引申一点就是让本来应该父母做决定的事情,让小孩来做决定了。小孩要买玩具,父母不思考这样购买是否会造成浪费,直接就买了。小孩要吃冰淇淋,父母不考虑是否今天晚上已经吃的很多了,就让小孩吃了......这种情况,隔代更为明显。然而,这样的溺爱,导致孩子以为,世界都是围着他转动的,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指使”别人。当他们进入考场,社会的时候,发现很多事情他并不能控制,他们会觉得自卑,极端点的可能会自杀或者叛逆。(用极端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
借“爱”之名,家长用牺牲自我,难受子女的方式给子女铺路,纵容子女。用爱的房间圈住子女,防止他们离开自己的视线。这种“爱”,忽略了“孝”道。蔡礼旭老师说:“孝悌是人的根,忠信是本,礼义廉耻是枝干,仁爱和平是花果。这棵果树,就好比是一个人的人生来比喻,它要开好花,结好果,得从根本好好的培养它。”如果从小教育孩子孝,那么孩子不会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不会处处自私只想到自己,也会帮父母分担家务等。这样孩子心理健康,有承压能力。而孩子尊敬家长,懂得家长不容易之后,会渐渐的减轻家长对成绩的关注,也会潜移默化的起到家庭润滑剂的作用。使得家庭关系更加和睦。
亲人之间的爱不光是提供无私的关爱,也是教会如何面对分离,学会独立,创造距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