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1日(第178篇 亲子日记)读后感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感触颇深。一年级是道坎,二年级是个坡,三年级是座峰。

        一年级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柏拉图说过:“人类在幼年时期,人格和个性最容易受到教育的影响,想要塑造成什么模样,就可以塑造成什么模样。”

        刚进入校园的孩子还是一张白纸,不知道学习要怎么做,没有形成各种习惯,也不会自主学习。

        正因为一切为零,从零开始的教育才更加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从一年级开始给孩子打好了基础,后面的教育才能出效果。

        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要明白,一年级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个转型期。

        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必须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意识,培养学习习惯,找到学习方法,获得学习动力。

        二年级是个坡,孩子能不能往上爬,就看家长怎么抓。有专家说过,孩子至少要到14、15岁,才能真正建立自觉性。

      自觉性的建立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必须有成人的陪伴、督促及管束。有些孩子管不住自己,家长就要好好管,让他养成自制力。越自觉的孩子越用功,越有条理的孩子学得越快。

      俗话说,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孩子写作业慢,学习慢,动脑慢,不是故意的,而是确实存在学习问题。了解孩子“磨蹭”的真相,先提高学习效率,才能有效提高成绩。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好习惯。”  二年级的学习习惯,比一年级的更加严格,更加全面。集中注意力,学习时不能分神。

      有时间观念,合理安排时间。自觉地学习,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能独立思考,积极开动脑筋。写学习计划,学知识要有条理。二年级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大人付出多少心力,孩子就能收获多少。

      如果说六年级是座大山峰,那么三年级就是座小山峰,很多孩子会在这里摔跤。哪些孩子会出现“三年级滑坡”?有老师这样强调:滑坡的背后,滑的是成绩,缺的是习惯。这四种孩子最容易出现“三年级滑坡”。

      第一种:基础差的孩子。一二年级学的是浅显的知识,三年级就开始学习抽象的知识。基础差的孩子,不仅对着阅读和作文一筹莫展,可能连最基本的题目都做不好。

      第二种:明显偏科的孩子。孩子出现明显退步,一般从偏科开始。只要有一门短腿,就很难让总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差的学科也会影响到好的学科的学习。

      第三种:积极性差的孩子。上了三年级,老师不会再面面俱到,需要学生更自觉、更主动地学习。如果孩子等着老师教,等着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就会落后于学习积极的同学。

      第四种:学习能力差的孩子。上了三年级后,家长能帮忙的已经很少了,更多的要靠孩子自己学习。如果没有好的学习能力,孩子会学得很吃力。

      如何跨越三年级这座峰?

      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具备以下三种品质的孩子,对“三年级滑坡”有强大的免疫力:

        第一、效率

        第二、习惯

        第三、专注

        1、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除了督促孩子不拖延,不磨蹭外,家长可以运用一些小技巧帮助孩子提高效率。如要求孩子按计划学习,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平时也要劳逸结合。

        2、优化孩子的学习习惯。一二年级养成的好习惯,要继续落实,并且一直保持下去。还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他们错误的坏习惯。

      3、关注孩子的专注程度。确保孩子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能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学习。打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不干扰孩子,不过度干预,让孩子学得更专注。

1-3年级学习计划表

        家长最好做到“四要四不要”:

        要多多鼓励,不要唠叨批评;

        要轻松愉快,不要过分紧张;

        要重视态度,不要强调分数;

        要合理定位,不要期望过高。

教育孩子不能急于求成,务必从小抓起。

      家长的全力配合,是孩子最大的福气。一至三年级是一段不断往上攀登的征程,每一步都要走好,走踏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