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里的命题,是说社会上层建筑的思想、文化、艺术、道德法律制度等等,都是由经济基础的人们的具体生活方式水平、利益交换方式 、劳动方式和效率的水平等等决定的,也就是受其制约。
现实生活中,理想就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对于个人而言理想通常是很丰满的,但是现实条件总是骨感的。我们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时候,通常简单理解这个命题,把经济换算成利益或者钱或者控制的生活物资,这种理想很普遍,多数理想最开始都不会切合实际,会有很多瞎想瞎猜,直到逐步被现实骨感弄的没了理想,就开始被现实给俘获。当人被现实俘获之后,就会认为现实很丰满,相对的没了理想,也就理想成了骨感。这就是现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实际中,所谓经济基础也就是人行动的基本条件,吃穿住用以及需要做事的工具,以及开发工具的工具。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也是说的这个。基础条件,对人理想的限制,制约了社会上层建筑的构建,反过来,完整的理想就首先是解决和扩展基础条件,完善基础条件链,这就需要适合的生活关系和生产关系。作为个人发展,在基础条件链上是非常有限的,过去时代的简单生产力,个人可以完成整个基础条件生产链的准备或开发生产,但是到了现代复杂社会,个人之力就微不足道了,需要生活关系和生产关系这类上层建筑的基础条件支持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上层建筑并没有脱离经济基础,甚至在现代社会中也成为了经济基础的一部分。
经济基础说到底,就是基础条件,基础条件就是为实现理想而需要的。基础条件都是具体的事件,包括会成为阻力的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这样一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会形成互相依赖的关系,重点在于物质基础的支撑。比如中国古代以及过去那种死读书本,光有理想而无操作的实现条件。读书本,空有理想,实际基础条件跟不上。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开发基础条件的基础开发,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同样会增加GDP。基础学科以及基础条件,是比吃穿住行用平齐的需要,巨大的市场,比起空虚的书本培训更适合社会发展。
单纯的名词解释里,教科书式的解说,经济基础只是笼统地解说了定义: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具体的经济制度以及社会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包含很广泛,生产到消费的所有领域,甚至包含了人们的具体生活全部。笼统是第一印象特征,有必要理清“经济基础”的具体结构、构成、结构演变特征、各种不同分类等等。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如何构造相互作用的,也就是生产力如何在社会中起作用影响生产关系的。这里,当我们讨论这些的时候,这些讨论过程是具体的,既是经济基础的构建,也是组成上层建筑里的末节。这个有点像中国哲学里的阴阳辨别,经济基础是具体的形态的操作性的属阴;而上层建筑则是抽象的动态的理想性的属阳。这样以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就是一个对象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属性。从人们具体生活活动,到意识形态,对象只有一个。推而广之,政府机构构成都是具体的经济基础属性的存在,而政府运行就是上层建筑的内涵,对应概念亦然。
作为有效的上层建筑的具体作用,属于经济基础顶端的部分,古代天文历法的农耕价值体系,指导着农耕运作的时间运行系统,天地人构建的体系,时间、空间地理、人的活动以及怎么活动。《夏小正》最早的上层建筑指导性理论,完整地体现了远古科技。毫无疑义的《夏小正》是紧密联系着实际的,其他的附属性上层建筑,如果有效围绕基础性展开,那么必然的就社会兴盛富裕,离开基础性,社会系统约束力就会减弱,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过程。远古社会,《夏小正》的存在,说明成熟社会体系客观化的上层建筑系统,跟经济基础紧密相连。到春秋时代,社会学理论诞生周礼,一种社会系统秩序理论,对应的分封制分割不能维系社会秩序,具体领域生产关系礼崩乐坏,于是促使社会系统化的郡县制应运而生。这里面,经济基础具体结构在秦国统一六国过程中,显示经济基础如何决定了秦国强大的国力成长过程。跟欧洲历史不同,秦灭六国,没有征服他国而奴役他国人民,而是建立了更广泛的周礼基础上的具体秩序,经济基础构建消除了分封频繁的战乱。秦渠,使秦国粮食充足,农耕顺利,吸引各国人口粉粉投靠。这是说明,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上,而且就如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言,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进步,反过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产生了更多的社会财富,增强了社会活力。
抽象必须落到具体的实处,具体事件都是实在的,抽象只是对具体事物结构分析提取抽出共轭性质。而抽象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具体事件,层次不同而已,共轭性质即为抽象。这是个形式逻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