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币的出现起源于大海里的贝壳,后来人们叫它“贝币”,因为它有了交换的重要功能,交换的重要功能就在于等值和诚信。在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里,陈列着几枚经过人工打磨的天然海贝,不可小看了这几枚小小的贝壳,它们便是目前被业内公认的最早的实物货币——贝币,这些贝币已有4000年多年的历史了。然而,要是说到中国货币史的起源,还要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炎帝神农教人们种田和养殖后,出现了社会分工,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好起来了,还有了剩余产品。于是有一天,炎帝问:“大家还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么”?有位长者说:“现在生活好多了,就是有些单调,打猎的想吃点鱼,种粮的想吃点肉,要是能互相交换些东西就好了”。于是炎帝让大家把多余的东西拿出来交易,通过交换让大家各自获得想要的东西。至于时间,则定在太阳当顶时。于是,集市交易就这样形成了,而伴随着集市交易的出现,货币也就应运而生了。这是人们编造的故事,但是物品的相互交换就从这时候产生了雏型,也就是已物易物的开始。
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不过,在那时的交易过程中,还没有产生真正意义的货币,它可能是一件衣服、一只羊、一只鸡,一些谷物。然而这些实物货币都有着各自的缺陷——或是无法分割,或是容易腐烂,又或者是笨重而难以携带。总之,没有一样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
那么究竟有没有这样一种又小巧、又结实、又好带、又好数、价值还高的东西存在呢?就这样,在当时文化和科技水平极低的社会条件下,我们智慧的先民依靠着一份与生俱来的聪颖,发现了一种功能强大的物品,它就是海贝!有人不禁会问,一个看似普通的贝壳,何以能够承担如此重要的历史使命呢?相信当您知道原因后,一定会为我们祖先的那份敏锐所折服。
由于天然海贝坚固、美观,首先是被先民用来作为配饰使用的,也就是我们今天珠宝的前身。既然是珠宝,势必因为不易获得而具有较高的价值。再加上它们携带方便,又能计数。这些奇特本质,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被我们的祖先机敏地捕捉到了!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天然海贝一跃成为了当时最主要的实物货币。现在人们把做生意办公司叫“下海”就是这个意思,把爱的人叫宝贝,就是从此而来。
既然天然海贝就是当时的“钱”了,那么居住在海边的人,是否就比内陆的人“捞钱”更容易呢?起初还真的如此,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货币需求量不断增大,内陆的人们日益感觉到与其大老远跑到海边去“捞钱”,不如就地解决,于是海贝的代用品出现了。比如,骨贝、石贝、陶贝等。而最终,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成熟,真正意义上的钱币终于现身了,而它就是——铜贝。不过,到了这个时期,虽然钱币的材质几经变化,但外观依然保留了当初天然海贝的形态,因而我们将这些贝壳形的钱币通称为贝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