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見
台湾某条广告,将镜头对向了五组普通家庭。
这是一次真实的试镜:每个参与试镜的人都不知道试镜的内容,每个家庭成员的对话构筑起情感的桥梁。在这座桥上,我们会走多远能走多远,我们要怎么走,都将以最真实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
感触颇深的广告片段有两处,一个是和父母的对话;另一条是和孩子的对话。
和父母的对话简单直接,工作时接到母亲电话,还没听她说两句就急匆匆不耐烦地挂断,剩下电话那端母亲落寞的表情。如果给那个表情一个大大的特写,你想到了什么?
和孩子的对话同样简单。去学校接放学的孩子,脑子里想的全是白天未完成的工作,红绿灯前还遇到加塞,这个时候孩子打来电话,你不耐烦地接起电话,语气暴躁。其实孩子只是想让你开车注意安全,他可以在教师多等一会儿。如果给晚托班里瘦小的背影一个特写,你想到了什么?
每句话要好好说。
广告片中有个女孩说过,“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没有办法顾到别人的感受,所以当你真的看到的时候,你会很难过。你知道你不是故意想这样说的。”
你是否曾问过,谁是最亲近的人?生活中,越亲近的人,你是否会对他们越没礼貌;你是否曾用他们对你的百分百真心,回馈他们百分百的爱?虽然我们知道我们绝对不会故意去伤害我们的亲人,只是那句无心的话造成的伤害要怎样弥补?
人有一种坏毛病,习惯对陌生人和颜悦色,对身边的亲人冷眼相向。或许是因为我们知道,因为亲人了解我们,他们知道我们的性格,他们总会宽容我们,所以我们总是肆无忌惮地刻薄、冷落、伤害;而对于那些“陌生人”,我们可能为了留个好印象,或者是为了工作拓展需要,我们戴上面具,客气、友善、“亲近”。
谁才是对我们最重要的人?
请扪心自问。
在“陌生人”面前,应是我们的朋友;
在朋友面前,应是我们的家人。
在这场试镜背后,我们每个人都是观众。所以,无论何时何地,学会迁就、宽容。
心里有爱,每句话都要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