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到了心理咨询师的觉察力培养,分为外审和内省两个部分。
外审就是通过督导和小组讨论等手段来帮助咨询师不断解答、切磋“我是谁,我该怎么做,我怎样做才能更好”的问题。
所谓内省就是从自身的内在角度来不断反省、挖掘自身的缺点,解答“我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我还存在什么问题”等问题。这通常通过自身的内省、研修、自我学习等方式完成。
外审督导
接受专业人士的定期督导,以解答工作中和个人成长中的问题,如参加某获得督导证的咨询师的督导班或成长小组,定时活动,完成规定时数。
每一位成熟咨询师,都必须有的工作事项:定期接受督导,一方面为了排解咨询师内心的压力,另一方面,需要督导辅助成长,督导可以说是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咨询师。
接受同辈指导
即接受同事/同辈的指导和批评,以反思工作中和个人成长中的问题,如参加某咨询机构举办的咨询师成长小组,定时活动和交流。
我现在在做吗?对,我现在有参加群,参加组织学习。和一同学习的同学,相互鼓励支持,一个人走,会走得快,但孤独;一群人走可能走得快,又走得远。
想到上次说到,和同辈互相咨询,分析彼此咨询风格的差异。从中分析思考,人格成长和生活阅历,带给不同人的影响。
我发现这一方法非常有效。参加这种练习大概几个月了,对比后明显看到自己的水平在提升,我是从1月份开始的,到现在已经11月了,每周练习一次。
我刚才看了一下,自己最初的咨询记录,那个时候,我眼睛向外长的,看来访总是缺点,各种阻抗,他关系中表现的不够好,没有我好。
有一种满满的自恋,在充斥着我,蒙蔽了我的眼睛,让我看不到来访者在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优势。
但现在,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进步。更多的看到一个人表现出来的优势,而忽略他在这个过程中的缺点。我再更加具备一个咨询师的品质。
这一点真的太难得了。有些成长需要站在时间的维度上,才能看到。就像地里的麦苗,你看不到它的生长,但隔几个月之后,会明显看到跟以前不一样。
可能我的成长也像禾苗一样,怀才就像怀孕,需要时间才能看出来。站在时间的长河里,回顾以往的行动,自己的积累,能看到变化。
参加课程学习
定时参加心理咨询的培训课程,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如参加某咨询流派、技巧的培训班,以提高自身的自身能力。
我学了多少个流派呢?大概有最常用的十几种吧。但每学一种,我都感觉开拓视野,帮我看到他们的那一片天空,是什么样的?
从最初的心理动力学疗法、焦点解决、CBT、家庭治疗等,他们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接触一个新的,就会有新收获。
参加会议交流
不断参加有关心理咨询的会议,以交流彼此的咨询经验,如参加由咨询学会或咨询机构举办的会议,交流实践经验。
我觉得有固定的组织就可以,现在大家资讯都很方便,每天有问题可以及时在群里交流。随时提问,随时解答,微信群很方便。
当然这是对群里的人来说,对群外的人来说,要想进入这个圈子,好像也有门槛。在成长中,分我们他们,越来越清楚。
今天就到这里,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