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取舍,叫故土难离;
有一种味道,叫家乡味道。
不论走多远,心中时时刻刻都会有那一抹牵挂缠绕心尖。所谓一方水育一方人,不就是心中那一抹牵挂么?
离家很多年,每一次回家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又到了启航的时间。每一次离开都会带走很多特产,不是外面买不到,而是在他乡买不到纯故乡的味道。
面皮是每一个汉中人的至爱,生活在汉中地区,每天都要吃一碗不可缺少的面皮。
真正的面皮,不是面粉做成的,而是用大米做的。如今汉中面皮已推广至全国。
汉中人一日三餐中必须吃一餐面皮。年轻人喜欢吃凉面皮(凉面皮是指出锅后,自然冷却),老年人和孩子喜欢吃热面皮(热面皮指刚出锅)。一碗面皮,配一碗稀饭,是汉中人的标配早餐。既方便又实惠,还管饱。
离开家乡以后,吃过家乡以外的早餐,美食以及街边卖的凉皮,似乎都吃不出家乡的味道。
记忆中每一次回老家,一下火车。还未出站台,仿佛就闻到面皮的味道。
第一时间,就是奔向车站附近的面皮店。一到门口,就吱吱哇哇的吆喝一声:“老板,来一碗面皮子,辣子多一点哈。”这才拖着行李箱踏入店内。扑面而来的香味无法用言语表达。还未入座,味觉就开始翻腾。老板的速度快得有些惊人,从听到客人吆喝到一碗面皮上桌,不到三分钟(面皮提前蒸好的)。
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不停的说道:对,就是这个味道,这才是真正的面皮味道。
津津有味地吃着面皮,心才踏实,终于不是游子了。
回归家乡,吃着面皮,聆听乡音,看着故乡美景。不停地告诉自己:回来了,回到久违的故乡。
吃完面皮,才打车回家。
只有汉中本地的一种特制大米,才能做出如此美味的佳肴。不是所有的米都适合做面皮,汉中面皮有它独特。从选米到制作,再到配料都很有讲究。
简单的分享一下做面皮的要领:
1、将提前选好的特制大米,浸泡几小时,用打浆机打成米浆备用。
2、将锅里盛好水,等烧开,再将蒸面皮的蒸盘放在锅里;
3、将浸湿的蒸布平铺在蒸盘上,将搅拌均匀的米浆,用大汤勺舀一勺倒在蒸布上,摇均匀,盖上锅盖;
4、需要用大火,五分钟后,见锅盖有大汽冒出;
5、揭开锅盖,见面皮上鼓起泡时,就意味着面皮已蒸熟;
6、舀一碗凉水沿着锅边浇下去,再把蒸布提起来,放在准备好的竹篱子上,再刷一层清油,避免粘在一起。
面皮已蒸好。
现在需要准备辣椒油及配料。做辣椒油时,需要特制菜籽油。
1、将草果,大香,桂皮,八角,香叶,芝麻,花生仁,辣椒粉,花椒粉等调料装在碗里,待油烧熟后,稍微晾凉一点泼在辣椒碗里。
2、面皮里一定要配置小菜,例如:土豆丝,菠菜,豆芽,这些配菜需提前焯水,放凉水里退热。
3、将蒜水,陈醋,姜汁,食用盐等,准备好待用;
4、根据个人喜好,将面皮切好,放在碗里,再加上小菜和调料,于是一碗口感软糯,香辣可口,光泽滑腻的面皮,就呈现在眼前等你食用。
初步写完整个制作过程,仿佛刚刚亲自制作一碗面皮的感觉。手指不停地在敲打字,味蕾又一次翻江倒海般跳跃。心随着字迹早已飞回了故乡。
前一日特别想吃面皮,于是叫了一份老陕家的面皮。却怎样也吃不出家乡的味道。
我是汉中人,打小讲得是母语――汉语;饮的是汉江水;学的是汉文化。我热爱我的故乡――汉中。呼吸惯了汉中风;欣赏的是汉中景;品的是午子绿。当然,离开家以后,心中那一抹牵挂,永远都是它,汉中人的最爱――面皮。
夜深人静的时候,心中那一抹牵挂――面皮。不停地在脑海里翻腾,味觉又一次陷入沉思中。
注:《汉中面皮饮食宜忌:
宜:失眠多梦、心悸不安、喜悲伤欲哭。进食全麦可以降低血液循环中的雌激素的含量,从而达到防治乳腺癌的目的。
忌:同类过敏症状的人不适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