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瑜伽,可算是又爱又恨。
大概十几年前曾经跟着一帮芳华正茂的小伙伴修习过一段时间的瑜伽,因为人人都说练习瑜伽的女子会身体苗条,体态优雅,对于羡慕那些从小练芭蕾,长大后顶着天鹅颈的窈窕淑女的我来说,瑜伽简直带着回炉再造的光环。
我带着满满地期待扑通一声跳下瑜伽的大海,期望着自己有一天总算可以游到天鹅湖里,跟其他天鹅一样姿态优美的变成湖面上美好的风景。
可惜我只猜中了开头,没有猜到结尾,因为很快就发现自己溺水了。
那时候也许还在长身体,又或者是营养不良,虽然这两种假定目前看起来简直是牵强附会。但我至今也想不明白,怎么好端端的脚趾就会在教练坚持坚持的口令下,俏皮地抽着筋,撕裂一般扭曲着,疼的我一脸的狰狞。
瑜伽很累难忍,但疼确实坚决不能忍。于是,瑜伽被我放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直到这两年,瑜伽才又被重新提上日程。原因也很简单。
自己的肩颈感觉愈发僵硬,后背也觉得时有不适,现在已经不是姿态优美不优美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对抗衰老,如何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的问题了。
十年之后,作为一个小白重新再去上瑜伽课后,才发现第一节课真是各种不适应,感觉各种搞笑。
突然发现瑜伽变成了一种想方设法折叠自己的肉身的一种运动,而且是怎么拧巴怎么叠。提着一副老胳膊老腿,在教练的指导下艰难地屈膝,弓背,折叠,低头,伏地,然后再屈膝,弓背 折叠。当时脑海里不知道为什么出现的竟然是军训时打包行李的场景,真是忍着才没有笑出声。
突然之间感觉自己听不懂中文了。教练引导每个动作时所做的解说词,听着说的是中文,但大脑似乎短路一般无法理解。“延展你的肩胛骨的上端,放松你的肋腔, 用你的髌骨发力提起的你的大腿上部” 等下,我的大脑在高速运转,肩胛骨?肩胛骨在哪?肋腔在哪?放松肋腔?怎么放松?髌骨,髌骨又在哪?等下,老师,你能先告诉髌骨在哪吗?
虽然老师说,瑜伽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向内了解你自己。但我已经决定下次去上课之前,先去复习一下人体解剖学,了解一下各个身体部位的专业名词,否则在听老师说解说词时,就像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突然被放进高一高数课上,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瑜伽的解说词除了名词听不懂之外,动词听懂了也不好把握。延伸,向上延伸(是向树一样嗖嗖地长吗),舒展,向外舒展(是伸懒腰一样外扩吗),打开,打开腹腔(艾玛,这个有点血腥啊,到底是开还是不开啊)呼气,吸气,呼气(到底呼吸还是憋气?是呼还是吸啊)。原谅我,当时内心戏就是这么足,因为资质愚昧,而这些全靠意念牵引的词真的让我很困惑。
还有一些动作需要手够到脚趾,但让老师很意外的是,作为基本上没有任何基础的瑜伽小白,竟然能够在不用器械的情况下双手能自然地就够到脚趾,或者接触地面,或者双手拧巴着在后背相握 。老师将这归结为身体的柔软度比较好。
只有我知道,这只是因为我的双手的手臂比平常人长一些罢了。
只要我稍微用力,这些动作对我来说从来都没有任何难度。但对于僵硬的身体来说,这样的稍微用力的后果就是,课程结束的时候,我感觉我的大腿似乎被拉伤了。
一边揉着腿,一边往外走,跟同学讨论这个问题。同学不信,于是就比了一下胳膊,这才信了,然后顺便说起刘备的故事,因为传说中刘备就是双臂过膝。
哈哈,我说, 跟刘备比,我的胳膊还好还好。
回来的路上,我想了一下,如果当年三国的时候流行瑜伽,相信刘备做这些够脚趾的动作,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折叠自己两圈,拥抱自己三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