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到湖镇游玩,都是奔着舍利塔去的。龙游境内现存八塔,除舍利塔为佛塔外,其他都是文峰塔。而在浙江省内,宋之前的舍利塔也仅存两座:一座是宁波阿育王寺的舍利宝塔,另一座便是湖镇的舍利塔。
舍利塔耸立在湖镇通济古街塔院内。湖镇,唐贞观八年时,称湖镇里。隋唐时期,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湖镇里属龙东乡。而在北宋《元丰九域志》中,龙丘县辖十一个乡,一个白革湖镇,湖镇已经升格为镇了。
古之镇建于市,市随镇起。湖镇曾有十八埠头之称,自古以来便是军事要地和商埠重镇。镇因白革湖而名。镇东北有白革湖,西南有塘头湖,中间为清湖,镇处在诸湖之间。到了明代,又改称湖头镇,俗名湖头街。清以后始称湖镇,一直沿用至今。
诸湖之中,白革湖最是著名了。曾看过诸如“白个湖镇”或“白鸽湖”的旁白,但终觉得不如“白革湖”这般朴素,世间独一无二。白革湖也给后人留足了想象空间,正如不必将“瀫”解释成皱状丝织物的水波一般。
白革湖是与衢江相通的,它本质上是条河,从南面穿过小镇旁,形成两头窄中间宽,月牙形的一段江面。江面上泛起阵阵涟漪,似东乡少女怀春的心。当然,东乡女子也是两头尖尖,凸凹有致,像上弦月那般柔美。白革湖的白沙绿水、仙鹤白鹭,还有与之对应的粉墙黛瓦,那种洁白与纯真,曾引来了多少文人骚客的虔诚膜拜。
白革湖的水深而平缓,澄明而静谧,又像湖头街的老母亲,娴静又慈祥。白革湖是好客的,舟来舶往,它都静默无言,不慌不忙,留给游子的是一种家的依恋。“疏钟杳杳隔溪闻”,这般意境,对夜泊湖镇的陆游来说,所勾起的不只是对爱妻唐琬的思念,更多的还有对中原家国的悠悠情怀。
民间也曾演绎过许许多多关于白革湖的传说和故事,但我更关注清嘉庆间的一件事:湖镇江氏族人于白革湖捞出已断三截的石碑。后来,清光绪姜观海有诗“残碑三片石,野寺一声钟。”诗中“三片石”指的便是新修舍利塔院记石碑;野寺是舍利塔院,也称湖头寺,到晚清时已经没落了。
冥冥之中似乎皆有定数。碑中所记,舍利塔院是由江氏先人江延厚于宋庆历五年所建。而在赵抃的另一篇《新建舍利塔铭》记载,舍利塔建于嘉祐三年素秋之季,建者亦为江氏。不可否认,有一种善是可以代代相传的。
赵抃所记的舍利塔与院均为重修。若从碑记中“古太末之地”和“年祀弥远”去追寻,舍利塔之始建年代,可推至唐贞观八年之前,最远则追溯到阿育王寺舍利宝塔同时期的西晋太康三年。但从龙游博物馆所藏舍利塔出土的“甲午岁”铜方塔及铜佛坐像推断,舍利塔始建年代定为吴越国“甲午岁”(934年),证据更为充分。
既为舍利塔,塔内必供舍利。民间传说所供奉之物是佛祖释迦牟尼舍利,从《新修舍利塔院记》开篇阐述佛教传入中国的由来、发展判断,所供释迦牟尼舍利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还有种说法,所供之物为龙丘寺嵩头陀达摩舍利。若是嵩头陀达摩舍利,舍利塔的始建年份则可推断为南朝陈光大二年左右。
湖镇老街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谚语:“不要嘁奴湖头街人怂,塔哇头还有三担铜。”因为这座舍利塔,湖头街人是满满的自信。当然这些传说也好,地方志文献也罢,尚不足为证。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在舍利塔的地宫里真的发现了三担铜,是古钱或铜佛,甚至找到佛祖舍利或其他的“三片石”,这时谜底才会真正揭开。
因为有了舍利塔相伴,白革湖显得更加秀美而空灵;因为有了白革湖相依,舍利塔也更加雄浑而豪放;而通济古街,更像是一座桥梁,将白革湖与舍利塔紧紧连在一起。
然而,沧海桑田,白革湖终究没有逃脱消失的宿命,那些不为人知的“三片石”永远埋在了湖底。舍利塔院也历经多次兴废,解放初期的肃清运动中,曾作为临时政权要地;上世纪五十年代,塔院又被改作粮库,而如今只剩下正殿,空荡荡的,再也没有往日游人如织的熙攘,也看不到舍利塔前那眼古井的痕迹,又有谁还记得舍利塔院的二百亩僧田?唯有舍利塔依然巍巍地高耸着,不问前生,也不管来世。舍利塔的六角檐头上挂着一个个铜铃,清风徐来,依稀传来断断续续的铃声,悠远悦耳。
我站在舍利塔旁留影,舍利塔院的废墟上长满枯黄的芒草。我的脚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蒲公英,白色的绒球便以轻柔的姿态,迎风而散,像划过一道生命的痕迹。有一粒种子附在我的衣袖上,旁人想帮我扯下来。我说,何必呢?或许它只是想随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