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虚实篇学习心得

最近在学习华杉的得到专栏《讲透孙子兵法》,对其中的虚实篇非常有感触,受益匪浅。我以前觉得打仗讲的虚实应该是隐藏自己的虚实,关键时机像鳄鱼一样给对方致命一击。学习《讲透孙子兵法》(虚实篇)才发现它有更高的理论高度,而且它对公司战略、个人选择和时间管理都很好的诠释。

虚实价值观有三原则,分别是以实击虚;敌人有实有虚,我也有实有虚;和以虚换实。第一原则是衡量标准,以实击虚才能胜利,这没有什么好说的。第二原则和第三原则是我们很多人容易忽视的。《孙子兵法》把简单的残酷的我们不愿意面对的现实告诉了我们:想要得到,必先放弃。带兵打仗不能不面对现实。

《孙子兵法》里面介绍,“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我们首先应该要知道资源是有限的,面面俱到是一厢情愿,自欺欺人,也是失败的开始。经常听到有些人会提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人变我快。这样的想法的是好的,但是这样去做就会什么也做不好。张潇雨老师讲过《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个说法:战略的相反面必须是一个战略。比如说“做世界上最好的公司”就不是战略,因为它的对立面“做世界上最坏的公司”就不成立;而“做最精品最头部的知识服务”就是一个战略,因为它的对立面“做百花齐放,每个领域多个老师自由竞争的公司”也成立。所以说战略必须讲对立讲取舍。

战争是极其残酷的,公司的决策也往往会决定一家企业的成败。当年的手机巨头洛基亚在瞬间轰然倒塌的新闻依然让我们记忆犹新。当时洛基亚在功能机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洛基亚的决策层也已经察觉到智能机是未来的趋势,但是面对功能机带来的巨大利润,他们不能放弃功能机而调动大量资源去研发智能机。资源是有限的,投给了A就不能投给B,战略要有取舍,一味的均衡等于没有战略。这里介绍我个人的一个失败案例。在中考前的一个月前,我们班主任开会让我们抓紧一个月时间重点突破个别功课,争取多得分。我当时为了获得好成绩,就希望自己各功课成绩都上一个台阶。最后的中考成绩证明我是错的,每门科目成绩都没有明显提高。我当时就是犯了不视时间紧迫精力有限的现实,一厢情愿的想各个方面都做实,最后每个方面都是虚。

资源是有限的,想要在某一方面做实,就必然会要在某些方面做舍弃。战略首先不是选择我要做什么,而是选择我要放弃什么。我曾在TED上看到一个说关于时间管理的演讲,里面讲到:真正的时间管理不是让效率变高或者同一时间做多份事情,而是知道应该不去做什么。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里面有篇讲到战略,里面的基本思想是发现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并把资源转移到这些方面。吴军老师也常说要学会少做事,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我们可以看到,《孙子兵法》的虚实思想可以应用到企业、个人和时间管理等等各个方面。这里面的核心,我觉得应该是要面对事实:资源有限,有得必有失。关键是选择得到什么,选择失去什么。希望上面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启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