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从安康开往石泉的小巴上,天色渐渐暗下来。车子晃晃悠悠,我竟一路昏沉睡到了公司楼下。直到看见你的微信,才恍然惊觉——你说,过生日怎么不给我写篇文章了?那一刻,心里五味杂陈。因为工作的缘故,连陪你吃顿生日晚餐都成了奢望,这又岂是一篇文章能够弥补的。
想起大学时为了追你,写了那么多笨拙的情诗。有一句还记得:“你是秋天里的公主,我却是像见到灰姑娘般的落荒而逃。”如今结婚七年,在柴米油盐里打转,诗情画意似乎都被生活磨得粗粝了。
回到宿舍,借着微光,翻看手机里存着的所有照片——从十四年前大连大学新文楼的初次邂逅,到阶梯教室思修课上的青涩表白;从大学四年有缘相识却无缘相守的离别,到毕业后竟在安康这座小城意外重逢。时光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谁能想到,我当年暗恋的那个重庆姑娘,最终会成为在安康与我共度晨昏的妻子。
七年前,你穿着那件红色的出阁服,我去接你,从重庆这座大山城,嫁到秦巴山区的小山城。所有人都夸你勇敢,只有我知道,你下了多大的决心。这些年来,每当你想家了,就会拉着我去找重庆人开的火锅店。你说,光是听着老板的乡音,闻着那熟悉的麻辣味,心就踏实了。
还记得女儿出生那个凌晨吗?产房外的长廊那么长,我在冷白的灯光下踱了一圈又一圈。后来我总爱给女儿念《赤壁赋》哄她睡觉,因为那晚我反复默念的,就是“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因为我知道所有流逝的时光,都将在新的生命里获得永恒。你教我用重庆话唤她“妹儿”,就在那一刻,秦岭的雾与山城的烟,在这个新生命身上完成了最美的交融。
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七年,我们的生活平凡简单——在我能力所及的范围里,带你看最美的风景,尝最地道的美食。你是火辣的重庆女儿,却把最柔软的部分都给了这个家。用了七年光阴,你把异乡变成了又一个故乡。
今天下午临去石泉前,女儿趴在你耳边说“妈妈生日快乐”时,你眼里闪过的光芒,比我们婚礼上的灯光还要璀璨。这些年来,你的眼角悄悄爬上了细纹,可在我心里,你永远是那个在新文楼让我惊鸿一瞥的姑娘。
七年,2555个日夜。不够让青丝成雪,却足够让两个来自不同流域的灵魂,汇成同一条温暖的河。那些小小的磕绊,像河底的鹅卵石,被时光冲刷得圆润光滑,成了记忆里别致的点缀。
秋妮,谢谢你当年的勇气,谢谢你七年的坚守。往后的岁月,让我们继续做彼此最坚定的同谋——在平凡生活里守护爱情的鲜活,在柴米油盐中珍藏诗意的温度。等女儿再大些,我们带她回大连,去看我们看过的海,走我们走过的路,吹我们吹过的风,在大黑山脚下的那棵树下,告诉她爸爸妈妈相识的故事。还要一起去你心心念念的“三峡之巅”,去看我们曾经错过的所有风景。
纸短情长,就此驻笔。窗外,石泉的夜雨正轻敲窗子,像极了那年我第一次去重庆见你时——嘉陵江上细雨蒙蒙,对岸的轻轨在楼宇间穿梭,如彩虹掠过。那夜的重庆很美,整座山城灯火辉煌,人间喜乐。
33岁生日快乐,我的重庆姑娘。愿我们的下一个七年,比此刻更温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