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文轩BOOKS”发现一本书,名字很搞怪《少做一点不会死》英文名“The power of less”,不过内容却不错,是一本关于特殊的提高效率方面的书籍(其实我发现每没有一个很“恰当”的词来形容这本书讲的东西)。
书籍作者:里奥巴伯塔
永远有收不完的邮件、减不下来的体重?事情怎么做都做不完?全球时间管理术第一人里奥巴伯塔,教你如何学会越烧越厉害的超简单工作生活双赢法则。
全书包括:引言、简单高效的六大原则(理论)、实践篇三大部分,共计18章。
这本书法分析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事倍功半的原因,在分析的同时引出了“简单高效”的理论使我们功办事倍,并在后面的实践中告诉我们如何理论结合实践。
下面就书中的一些理论知识做一个分享:
简化生活,有所选择
当我简化日常行为、减少无关紧要的干扰、有时间享受爱好时,生活变得更美好;当我能够集中精力、不再分心时,工作变得更高效了;当我删除冗余的表述,只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核心观点时,作品变得更有力度了。
1、抓住重点
2、舍弃其他
这样可以减轻你的压力,让你变得更快乐、更高效。
"简单高效"的6大原则
1.自我设限
2.抓住重点
3.化繁为简
4.集中精力
5.养成习惯
6.小处着手
“少即是多”的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即是好”的世界里。 我们追求的是赚更多的钱, 买更大的房子、 更大的汽车, 置办更多的衣服和家具。 我们需要的是大商场, 而不是过去的小卖部。 我们消费得更多, 产出得也更多。 我们做的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然而, 我们必将在某个时候碰上极限。 我们能做的事情、 能消费的东西只有那么多。 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时, 一旦达到了产能的极限, 我们就做不了更多的事了。 有些人将极限视为问题, 有些人则将极限视为挑战: “我怎么才能在一天里挤出更多的时间? 如果能更有效地利用时间, 更富有成效地工作, 我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更多的事吗? ”
问题在于, 持续提高产能并不一定能得到最佳结果, 做一大堆事并不意味着你做的事都有意义。 事实上, 这么做就像是玩轮盘赌: 如果你做了足够多的事, 总有一件能让你获得巨额的回报。但生活并不是这样的。 做更多的事, 意味着你可能做了无关紧要的琐事。 这会把你弄得疲惫不堪, 你将承受巨大的压力。
俳句是日本很受欢迎的一种诗歌形式, 它给我们上了几堂有趣的课, 说明了为什么“少即是多”。 俳句通常描写自然景物, 只有三行, 共十七个音节(第一行五个, 第二行七个, 第三行五个) 。 俳句诗人必须接受这个限制, 用有限的音节表达完整的思想和意象。 如果你想传达某个重要的信息, 这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原则一: 由于设定了限制, 我们必须抓住重点。 无论做什么事, 你都得学会设限。
原则二: 通过抓住重点, 我们用最少的资源得到了最多的回报。 抓住重点能让你节省时间和精力, 做到事半功倍。
自我设限
原则一: “自我设限”。
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中都充斥着太多的物件, 太多的信息, 太多的文件, 太多的事情, 太多的杂物。 不幸的是, 我们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拥有太多东西就像把一大堆藏书塞进一只小箱子里——你是做不到的! 你不但不能好好享受那些书, 箱子还迟早会被撑破。
我们的问题在于活得毫无节制。 这就像买东西不先设个限额, 你就会很容易走极端, 买回一大堆自己根本不需要或不想要的东西。 如果先设个限额(比如一百块钱) , 你就会选择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不会买那么多没用的杂物。
毫无节制使我们无法发挥实力。 它会削弱我们的能量, 降低我们的效率, 害得我们精力分散, 最终筋疲力尽, 没有力气去做最重要的事。毫无节制的生活就像把一杯红色染料倒进大海,红色会渐渐被冲淡, 最终化为虚无。 集中精力就像把同一杯染料倒进一加仑的水里, 结果会完全不同。
1.分析你当前做事的频率(某件事你每天做多少次) , 然后根据理想状态设定限额;
2.做一个星期的试验, 看看这个限额适不适合自己;
3.如果不适合你, 就调整到你觉得合适的水平, 然后再试验一个星期左右;
4.继续调整, 直到找到适合你的限额, 直到把它变成习惯;
抓住重点、化繁为简
原则二:抓住重点
原则三: 化繁为简, 清除无关紧要的东西。
这就像一则老笑话: 怎么雕出一头大象? 只要把不是大象的地方统统去掉就行。其实这里面包含了两层意思:1)留下“重点”大象;2)去掉“不是大象的地方”。
很多提升绩效的理论说的东西都和我说的恰恰相反。 它们会告诉你如何迅速完成工作, 而不是如何找出你应该做的工作。 它们会教你怎么完成紧迫的任务, 怎么处理接踵而至的海量信息,却不会教你怎么分清主次。 结果, 你只会埋头苦干, 别人派给你什么活, 你就干什么活。 你会被无数的任务和信息支使得团团转。 换句话来说,你被别人的一时兴起或临时请求彻底支配了。
最麻烦的情况是别人安排你做某件你觉得一点也不重要的事。 这个时候, 你就得学会说“不”。 我们会在“减少承诺”那一章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你现在只需要明白, 说“不”就是对“抓住重点”许下的承诺。 说“不”意味着告诉别人, 你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了。 这正是承诺的真谛。说“不”是能够熟能生巧的, 尤其是当你深信“抓住重点能带来长远回报”的时候。 如果你能在不累垮自己的前提下说到做到, 别人也会渐渐开始尊重你。 只有你先尊重了自己的时间, 别人才会尊重你的时间。
首先,问自己搞清楚那些事情是重要的;
其次,问一些问题帮自己做出取舍;
再次,简化之前, 先弄清自己真正想做什么;
最后,化繁为简, 清除无关紧要的东西;
集中精力, 只活在当下
原则四: 专注是提高效率的最佳工具。
过去和未来都与我无关, 我只活在当下。——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Emerson)
专注是提高效率的最佳工具。 专注于“少”, 能让你变得更高效; 专注于“唯一目标”, 才能顺利实现目标。 集中精力做手头的任务, 而不是一心多用, 你就会更有效率。 专注于当下, 能够缓解焦虑, 减轻压力。
我强烈建议一次只做一件事, 同一时刻只专注于一项任务, 尽可能简化工作流程。 这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 提高工作效率。
为什么不应该同时处理多项任务
1.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效率很低, 因为每处理一项新任务都得切换思维, 然后还得切换回来;
2.同时处理多项任务非常复杂, 会让你充满压力, 容易出现失误;
3.同时处理多项任务会让人发疯。 在这个混乱不堪的世界里, 我们急需摆脱惶恐, 寻找宁静的绿洲;
怎样做到同一时刻只专注于一项任务
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做自己心中的头等要务Most Important Task);
做一项任务的时候,尽量排除外界的干扰;
如果你特别想查收邮件或者做别的事,就让自己暂停片刻;
如果中途有其他任务插进来,把它放进收件箱,或者记在笔记本或电脑文档里;
完成手头的工作后,整理一下笔记本和收件箱;
有时,中途插进来的任务特别紧急,不能等做完手头的事再处理;
时不时做做深呼吸,伸伸懒腰,休息放松一下;
专注于当下的最好方法
1、吃东西的时候专心吃,专注于当下的最佳方法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
2、时刻警醒,时刻觉察自己的想法;
3、宽容以待,不要因为想到了过去或未来而自责,觉察到它们,宽容地等它们消散,把自己带回当下;
4、锻炼身体;
5、日常活动,把每件事都当作专注的练习;
6、设置提醒;
7、没有失败;
8、坚持练习;
养成新习惯, 接受“少即是多”
原则五: 养成新习惯, 实现持久的改善。
“养成习惯”是实现持久改变的秘诀,它能彻底改善你的生活。养成新习惯, 但如果你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就会分散精力, 导致不堪重负。 不出几个星期, 你努力养成的习惯就会消失不见。养成并保持好习惯的唯一方法, 就是运用“少即是多”的力量, 每次花上一个月的时间,专心养成一种新习惯。 只有这样, 你才能集中精力。
“三十天挑战”养成习惯的神奇力量
承诺。 许下接受挑战的承诺, 制定可以衡量的目标, 然后公之于众, 就是朝着养成习惯迈出了一大步。
责任。 每天查看进度会让你充满动力, 因为你可以把自己的成功展示给别人看。 汇报当天成果的时候, 你会感觉自己像是得奖了一样。
激励。 把自己的痛苦挣扎告诉别人, 同样也很有意义。 比如, 在一次挑战中, 我病倒了好几天。 病好*之后, 我请亲友团来给我打气。 他们确实很有激励作用, 顺利把我拉回了正轨。
鼓舞。 看到别人做得很好, 你就会受到鼓舞。 你会想, 既然他们都能做到, 我也没问题!挑战者总能在身边找到这样鼓舞人心的榜样。每次只养成一种习惯。
制定简单的目标。
选择可以衡量的目标。
保持一致。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做这件事。
每天汇报。可以提高成功的概率。
保持积极的心态。
从十二种重要习惯入手
1.每天早上拟定三项头等要务;
2.每次只专心做一件事, 不在很多项任务之间来回切换;
3.清空收件箱;
4.每天只查收两次邮件;
5.每天锻炼五到十分钟。6.工作时排除干扰, 心无杂念;
7.做好每天早晨的常规活动;
8.多吃蔬菜和水果;
9.每天清理办公桌上的杂物;
10.对不在“简短清单”上的任务说“不”;
11.每天花十五分钟清理家中的杂物;
12.每封电子邮件不超过五行;
小处着手, 确保养成好习惯
原则六: 为了确保取得成功, 养成新习惯时从小处着手。
无论是采用新的生产体系, 还是开始新的锻炼计划, 人们都热衷于做出改变。 最开始, 每个人都是雄心勃勃的。问题在于, 这种热情往往只能持续一两个星期, 随后很快就会消磨殆尽, 因此也无法实现目标。 几乎所有的新年计划都存在这个问题, 人们刚开始的时候都信心满满, 但一月还没过完就偃旗息鼓了。
解决方法就是“小处着手”。 无论你想要做什么事、 制定什么目标、 养成什么习惯、 怎样改变人生, 都请牢记这个原则。
“小处着手”的积极作用
会让你集中精力。
会让你的精力和热情更持久。
更容易掌控。
能确保你获得成功。
循序渐进的改变更持久。
写在最后
理解“少即是多”,找出重点化繁为简,集中力量一步一个脚印养成新习惯,从当下的小事着手,开始你的提高效率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