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猫自画像》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副作品是在梵高自画像的基础上做的小创意,将动物与梵高自画像相结合。这副作品是半临摹,临摹一副网络上的《当动物遇上名画》系列,因为原作色调过于艳丽,色系太纯,失去了梵高作品中色系搭配的美感,于是我在色调上做了些许调整,保留了梵高原作眼神的忧郁感。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这位画家,想必大家都十分了解――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别名“梵高”或"梵谷",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影响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搬往巴黎与作为画商的弟弟同住,接触了当时震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的画家们,画风渐渐被印象派的画家影响,后来经过在野外的长期写生,色调渐渐由灰暗色系变为明亮色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梵高割事件众所周知,这副自画像原作正是割耳之后所创。1889 年 5 月,梵高来到圣雷米医院接受治疗,这副画正是在圣雷米创作完成的。这副自画像对于他意义非凡,他本人把这副作品看作自己神志清醒的标识,此时他急切的想离开医院、回到画家群体中去。画面中,梵高的眼神坚定、有力,蓝色为主色调,背景中混合了灰色、绿色,螺旋状的回路是作者精神亢奋的标识,但是这些回路却依旧是有秩序的。


下面是我的创作步骤图,分享给大家。

图片发自简书App

首先,起型,铺大色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次,简单画出背景肌理感,做好衣服明暗关系处理和脸部底色处理。

这时候一定有人想问为什么我的没有铺脸部底色,因为……懒,不想再重新调色,就先把这个色系的先画完,再画其它色系。但是!这样做是不对滴,因为一副画面之中,色系之间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画面才会有一个整体感,别学我哦,艺术有时偷不得懒。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再次,我们用小小笔触画出背景肌理,和人物刻画。

这样就完成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说你没有理想 日子过的很是彷徨 每天匆匆忙忙 前途却很渺茫 你说你洞穿了人间的虚伪 你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彼岸 你...
    roadness阅读 303评论 1 2
  • 我特别喜欢吃冰激凌,也因为这个犯过好几次胃病,但依然戒不了口。 有个晚上,磨了很久,W先生才肯答应跟我吃冰激凌。从...
    故事里的花甜阅读 2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