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学机械的我对数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梦想有一天做会计,轻松稳定,不要愁业绩,不要烦复杂的人际关系,只要核算准确,报表正确就OK了。
还记得我十三岁时,爸爸因工伤住进九江脑科医院,妈妈带着小妹去服侍爸爸,小妹小我五岁,家里留下哥哥,大妹和我,妈妈一个月回来一趟,一来到单位筹钱给父亲看病,二来不放心我们,回来打理家里,妈妈为了这个家操碎了心,为省着花钱,她准备大大小小罐子装满咸菜带去医院,留着自己吃。
我们都在上学,除了自己照顾自己,还要喂一头猪,打猪草是我放学必做的事,小升初,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初中,可惜和我一起的同伴都留级了,开学了,爸妈都没回来,我们的学费只有我去爸妈单位的财务室去借了,还记得我打了一张借条十一元伍角。
从那时起,我就暗自决心要好好学习,长大不做工人,要有一个避雨遮阳的安全的环境,不淋雨不流汗,拿支笔,拨着算盘珠子,统计汇总做报表。好羡慕的会计人儿!
直到高中毕业,我都对此念想不忘,记忆最深的一次鞭策是,一九九三年夏天,我去铜陵看小妹,小妹隔壁是一家收旧货的,我看到旧货堆有好多旧书,因为在我的家乡根本找不到这么多书,书店是有橱窗的,只卖不准拿给你细看并且书的品种很少,工具书字典类的居多,可当年我只想细看却是没钱买的主,此时看到旧书里有三本会计书籍,就借来看看,想自学一下,书没看完就要回家了,我心想这反正是旧书,我带回家看完再寄回来,没想到到家的第二天,小妹就打电话说,旧货老板在开骂,催我还书,我说买下都不行,好一个商贩!我不得不急忙着寄去。
此次的打击让我明白,困境中徘徊,最多的是怨天尤人,流年逝去,一事无成,只有走出去,才能海阔天空任鸟飞。
一九九九年,我来到了扬州,在同事的推荐下,我报了会计证考试,如饥似渴,下班后休息日,去参加培训班的学习,最后一气呵成,通过了考试,拿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多年念想的会计证。从此,它改变了我的命运。
有了敲门砖,还要有实践,很感谢到扬州后的第一份工作单位的老板娘,是她给了我一个平台,让我接触出纳岗位,到银行存取钱,做收入费用凭证,盘存银行现金余额,做到日清月结。
当时全是手工帐,办公室只有一台电脑,是申报纳税和申报社保用的,我没有机会接触,猫抓心的难过,有时候下班了,我又折返回来反锁大门,打开电脑练习制表,零基础的我,学得慢,又怕同事敲门,胆战心惊,那时候没钱买电脑,网络也没现在这么发达,蹭了几回,只会了个大概。
求知心切,晚上有时间,我带着笔和纸到附近的新华书店找实操做帐的书,找例题求答案,摘抄练习,坚持两个月,很多不懂的,反反复复练习直至熟练,其间的辛苦自知。
后来做了总帐会计,信手拈来,不求大咖,我又开始考职称,会计行业的领域,要做得好,必须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已,熟练操作办公软件,富有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有时真感觉学无止境。
念想变成了现实,现实逼着我再生念想,人这一生,希望都在念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