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娜娜学长的分享,她本来以为要改善夫妻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事情,但后来她通过实践明白了,夫妻关系的核心,没有那么复杂,一切都藏在当下的相处里。从自己不再一味逃避外出锻炼或者在自己卧室里呆着到出客厅与先生呆在同一个客厅这个物理空间;从开始各自在客厅干自己的事情到后来偶尔互相分享一下彼此认为的趣事儿;从先生为她晾一杯水或准备一点水果到她给先生买一些喜欢的零食;这些不断重复的“当下的小事情”就把原本疏离的夫妻关系变成了互相陪伴,看见对方的需求,回应对方的情绪,给夫妻关系升温了。在这些不断升温的“小事情”中,最终变成了她对先生说“你在身边,哪怕不说话,心里也踏实”,把自己变成了生活里的赢家。
看到这篇文章,我非常的感动,想起我跟张先生生活的日常的点点滴滴。我曾经跟张先生说过,感觉我对他没有那种轰轰烈烈,患得患失,痛彻心扉或者什么记忆很深刻的情感,张先生说:你以为你还是18岁吗?18岁的爱情早就过去了。平平常常才是真,你没有患得患失,是因为你不用患得患失,我对你从一开始就是ALL IN的,所以不需要患得患失,要那些痛彻心扉干啥?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确实很搞笑,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想起刚跟张先生认识的那一两年,我们俩有空的时候在客厅呆着,他在沙发上,我在椅子上,但我不自觉就会从椅子上移到沙发上,躺在他身边,沙发有点小,两个人躺着不舒服,但是那会我心里的感受就是:即使是处在同一个客厅里,我也想着离张先生更近一点,不自觉的就会来到他身边。
这些年,张先生陪我度过了风风雨雨,他从不说什么大话,买菜,有空的时候接送我上下班,生病的时候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些年把自己变成了百度大厨,熬药高手,总体而言,他一直在认真践行他结婚之前说“我想以后再也不让你受苦,我想照顾你”的诺言。
这些日子跟着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听了那么多“听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我才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张先生的难能可贵,也更加认识到自己应该归位,以前都心安理得的享受先生的照顾,现在需要落实老师说的“女人要柔,要归位”上,更加要厚德载物才行,过去我们家里夫妻关系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不是我做得好,而是先生做得好,包容心大,不跟我计较。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体现在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上,而是春风化雨的落在日常生活中,所以最近我爱上了研究各种各样的美食,尽管吃水喝饭,但我们还是可以把食物做得更加美味一点,用心一点。
我爱吃醪糟,我自己做了之后,不管好坏,先生一律都支持,很给面子都吃完了,直到我的技术水平变得稳定成熟;
我学着酿荔枝酒,我觉得自己酿失败了,因为感觉度数有点高,然后先生非常欣赏,给了我大大的赞,情绪价值给得很满,我朋友都说张先生是宠妻狂魔;
我学着做红豆沙,粉蒸肉,梅干菜扣肉,先生从来是都是第一个忠实的粉丝,一直给予无条件支持和打下手支持。
我做擂辣椒皮蛋,张先生吃了,说有点咸啊,我说感谢先生指点,下次我重新调整一下,少放盐和调料。然后我们就一起合作。我说,先生,能帮忙我剥个蒜吗?先生能帮我拿一下罐子吗?先生你力气大,可以帮我最后擂一下辣椒皮蛋吗?哈哈,先生全都答应了,在这些剥蒜,拿罐子,擂辣椒的动作中,我们一起做了一道菜,温馨又平常。
前些日子,家里刮了一阵风,下了一点“雷阵雨”,究其原因,就是我干得有点累了,没有能真正做到“干就不怨,怨就不干”。张先生看得非常明白,第二天就自觉主动的做了早饭。我很惭愧,于是到后来的几天,我都跟着先生一起做,我会在头天晚上告诉他,第二天需要他帮忙的事情,他做好之后其他剩下的我来搞定就好了。就这样,现在家里又是“风和日丽”了。
在我们开小组班会的时候,王群学长曾经分享觉得自己的日子都很平常,没什么突破的,没什么分享的,因为觉得没有任何矛盾,即便偶有不愉快,也很快就能转念,然后就过去了,不会放在心上。我想,我现在也是这个感觉,这个就是最平常的日子。
我们把很复杂的自己把握健康的事情变成了吃水喝饭、早睡早起,早起晨练;把很复杂的家和万事兴变成了“先让自己笑起来,把自己变成家里的一盏灯,一束光”;这就是专家。我们把简单的吃水喝饭、早睡早起、早起晨练,嘴角上翘重复做,那我们就是把握健康,家和万事兴的行家了;我们每天用心的去吃水喝饭、早睡早起,早起晨练,嘴角上翘,关注自己的起心动念,随时转念,那我们就是人生的赢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