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很多人在小时候就经常听父母对你说“你看看人家怎么怎么样”或者是“你要像XXX那样”学习成功的人固然是好的,父母的出发点也没有错,但世界上那么多人,那么多种生活方式,谁又想去复制别人的生活呢?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所以也不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也没必要刻意去学习他人,不然结果便是南辕北辙,其实适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
儿童时代,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幻想,憧憬着以后自己会成为什么样子;中学时代,面对升学的压力,生活开始变得机械、枯燥无味,若是问难道其中真的没有一丝快乐吗?那答案是有的,只是这快乐变得更简单了,简单到对知识的收获或者在一次月考中成绩的小进步,好在初心未变,一直努力着;如今大学,生活有了很大改变,不再是只有在课堂的学习,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也会让很多人开始颓废,或许是得到了释放,或许是迷失了方向。不管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自己选择的,不后悔就好,没有遗憾便足矣。
自小便是性格安静的,喜欢一个人待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朋友们便说我名字的“静”字真适合我,也许真的适合。
记得是高二开始,就是自己吃饭、跑步、上教室、去办公室问问题,看着三五成群的女生一起嘻嘻哈哈排队吃饭、去教室,自己心里并无涟漪,只是想着自己一个人可以挤出很多时间去学习,一个人的风景,也很值得欣赏,偶尔想念,偶尔期待。
来到了大学,认识了各式各样的人,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也收获了很多。和其他同学相比,周末出去逛街、看电影,我更喜欢待图书馆,看喜欢的书,畅游在文学的海洋。
冯骥才说过“保存葡萄酒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酿成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于把岁月写成文字”这便是我一直坚持写日记的原因,把生活的点点滴滴用文字记录,日后翻出来看,又是不一样的感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适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
活在自己的年纪里,看自己身边的风景,喜悦也好快乐也好,都自己去体会;迷茫也好焦虑也好,都自己去忍受。和聊得来的人聊天,做眼前摆着的事,对自己负责,不去别人的生活里随意指手画脚,也不被轻易影响。
茫茫人生,一个人的风景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