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的基本概念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看到,利润
表的观念很简单,就是让大家知
道一家公司在一段时间内是赚钱
还是亏钱!它相当于给一家企业
一段时间的盈利状况录了一段视频。
所谓的一段时间,如果是一个季
度,就叫“季报”;相应的还有“中
报”和“年报”。
这当中,年报准备时间最充分,
信息披露最详细,可信度最高。
半年报次之,至于季报,相对简
单,仅供投资者了解基本数据。
营业收入要减去各种成本、各种
费用、各种税之后,最后才能得
到净利润。
利润表也叫“损益表”。市场喜欢看,容易产生误区也容易造假,因此,我们要对利润表的一些误区有所了解,下面来梳理一下。
1、利润表中的利润是个预估的
数值,利润表告诉我们:公司在
一段时间内是赚钱还是亏钱,它
是预估的概念,因为净利润不等
同于现金流。举例说明:我们开
个小饭店、便利店,可以一手交
钱一手交货,天天收现金。但大
部分公司并不是采用这种现金交
易的方式。大多数情况下为了做
更多的生意,都会给客户一定的
付款条件,比如我之前的公司是
做工程设计、检测和施工的,最
后的结款要等工程竣工验收后一
段时间内业主才会付清全部工程
款。
除了付款周期的因素外,还要
考虑付款周期内一些引起收不到
款的不确定性因素,比如质量问
题,顾客会要求退货;极端时,
如果碰到下游公司倒闭,货款可
能就收不回来了。因此,我们要
记住:利润表是预估的概念,净
利润不等同于现金流。
2、营业收入高,不一定代表公司
就好。公司营业收入高,不一定
它赚的钱就多,同时还要看成本
及费用。因此,以后再看到媒体
说某公司营收创新高时,我们学
习过财报的小伙伴就不会那么激
动啦。我们会问公司收入这么
多,是不是真的能收到这么多
钱?我们会想办法搜集资料,看
到细处的信息。因为在财务世界
中,绝对金额没有太多的意义,
充其量代表规模大小而已。
3、看利润表,不能光看单一
指标,要连续看5年的数据。财报
是企业的体检表,就像我们身体
健康一样,不太可能一下子由好
转不好,或者由不好转好。拿“毛
利率”指标来说,下面两种情况都
是在合理范围内的:
(1)一家公司的毛利稳定下跌是
合理的,因为毛利被市场与竞争
压缩,客户会一直要求降价,毛
利就会稳定下跌。
(2)如果5年内毛利稳步上升,
一般表示公司持续在做产品的研
发与升级,新产品会带动新的市
场。但如果5年内,毛利率由原来
的70%连续两年降为20%,除了表
示公司内部产品研发出了问题,
或是重要团队改变之外,还有一
种原因是市场中出现了新的竞争
者,改变了市场之前的游戏规
则,例如出租车行业出现了滴
滴。
4、关注行业对比
很多指标,不能单看公司单方面
的变化。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
关注整个行业甚至行业和行业之
间的对比。比如营业收入方面,
不仅要看企业营业收入绝对值的
增长,还要看增速是否高于行业
平均水平。只有营业收入增长速
度高于行业平均增长速度,才能
证明企业的市场份额在扩大,它
是行业中的强者。
5、确认净利润是否变成现金
进入公司账户。
因为利润表是预估的概念,所以
公司最后有没有现金流入,要结
合“现金流量表”一起看!验证净利
润是否变成现金进入公司账户的
方法是“获利含金量”指标判断:获
利含金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净利润
= OCF / NI >100%
如果不满足,就代表有可能有意
外状况或不为人知的内情,值得
深入验证这家公司是否真如报道
所说的那么赚钱!
6、利润表上的营业外收入不
靠谱,如果一家公司的利润绝大
部分是由营业外收入获得,而不
是靠它的主营业务,这样的公
司,他们的盈利能力一般是不可
持续的。因为“营业外收入和营业
外支出”跟公司的经营活动没有半
毛钱的关系,都是由偶然因素造
成,不像主营业务那么具有可持
续性。因此,“利润表”不仅能告诉
我们一家企业今年赚了多少钱,
还能在区分可持续项目和不可持
续项目的基础上,推测企业未来
的盈利能力。
关于阅读“利润表”几点Tips总结:
1、营业收入高,不一定就是最
好!
2、光看营业收入绝对值没有意
义,要同行比较,调查数据背后
的来源!
3、光看单一指标、单一报表没有
意义,要三张报表结合起来立体
的看!
4、利润表的关键是:判断一家公
司是否具备长期稳定的获利能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