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达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解读)
孔子说:“武王、周公,他们达到孝了吧!孝之人,是善于继承先人之志向,善于传述先人之事业者。春秋,修整其祖庙,陈列那里之宗器,摆设那里之裳衣,举荐那里之应时吃食。宗庙之礼仪,是来序排长幼之次列。序排爵位,是来分辨贵贱。序排执事,是来辨别贤能。酬敬众人由上向下,是来达到低贱。宴饮凭依毛发,是来序排齿龄。次列那里之位置,施行那里之礼仪,奏弹那里之乐曲,敬重那里所尊贵的,喜爱那里所亲近的,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人,侍奉亡故如同侍奉存活,是孝之极至。郊社之礼仪,是来侍奉上帝。宗庙之礼仪,是来祭祀其先人。明晓郊社之礼仪、四季祭祀之义理,治理国家就如看自己的手掌一样!”
(领悟、感觉、醒悟、体会、心得)
什么是孝?我们在孝道这个方面要注意了,孝道并不是说今天给父母多少钱、多少东西就是孝顺了,这应该只是一般的小孝吧!
真正的孝,要如孔子说的武王、周公,“善继人之志”,善于继承父母及祖先的志向,所谓要求、希望、愿望给他达成了;“善述人之事者也”,能记述先人的事迹,前人之行事,有所已为的,是希望后人去传述的。
武王、周公就把列祖列宗从开基创业,到集义积德的事迹,一件件都记述了下来。所以说武王、周公是达孝之人了。
其实在我们普通百姓中,父母就希望自己的儿女常回家看看、坐坐,和老人聊一聊,一起吃几次家宴就感觉自己很幸福了,就这么简单的事,还是有很多人做不到的;父母的愿望也大多为自己的儿女有出息,有一个好的工作,有一个好的归宿。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儿女只有操不完的心啊!在别人都抛弃你的时候,他们会紧紧地抓住你;在你荣华富贵的时候,他们会悄悄的走开,在你孤独寂寞的时候,他们会永远陪伴着你,即便你是土,沦为草,他们都会把你当成宝,好好孝敬父母吧!我们对父母的爱要珍惜珍惜,再珍惜!感恩不能再等待,赶紧回家去看看。
我们作为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也最深远,我们就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让孩子们做到孔子说的真孝和敬德尊礼。
待续
下篇《中庸》:第二十章(讨论孩子教育相关)
有教育孩子好方法的,欢迎留言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