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字数一时爽,一直凑,一直爽。
我有132天没有登录王者荣耀了。
为什么会记得这么清楚?
并非我对它感情深厚,而是多亏了这个时代。
是谁永远不会忘记你的生日,并且一定会在生日当天为你送上祝福。
是亲人么?
是朋友么?
不是的!
是你的电信运营商、开户银行、各种会员店……
风头正盛的互联网公司更是掌握了你的一切信息。
什么时候出生、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准备结婚、什么时候准备要小孩、现在小孩几岁、什么时候去过哪里……
据他们自己说,搜集掌握分析用户这些数据的初衷是提高个性化服务,让每个人都有得到专属宠爱的机会。
目前的事实似乎也证实了他们所说的话。
抖音、快手可以准确判断你的喜好,电商可以迅速的“猜你喜欢”。
当然,偶尔他们也会“贴心”的给舍得消费的朋友制定专属的、更贵的价格。
浙大吴校长曾在某次会议上提出“平行世界”,大体是说在现实外的数据世界,会依靠各种数据构造另一个我的数据实体,而这个数据实体更能准确的描述一个人的真实情况。
从专业角度(一不小心拿了浙大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学位……惭愧惭愧)讲,这叫做“用户画像”,由于在商业活动中应用前景极佳,所以这方面研究异常火爆且进展神速,它是“推荐系统”可以高效便捷的前提和基础。
在AI火爆之前的用户画像技术,通常是采用可以准确解释的数学模型,又叫经典方法。
这类数学模型往往是一个公式,里面设置些参数,例如设置一个人的年龄为x,根据统计信息得出当地人结婚年龄大约在28岁,那么就当这个人接近28岁的时候,认定他正在准备结婚,随即可以推送诸如婚庆、喜宴酒店、相亲软件等广告。
现在大都是采用神经网络,这东西虽然并非什么新鲜概念,但近些年的发展却令人惊叹!设计一个网络大概数亿的参数,然后将获得的大量数据一股脑丢进去。没人知道这数亿的参数到底分别代表了什么,甚至很少人关心这些参数都是多少(既关心不过来,也没有关心的意义)。换言之,AI方法所获得的用户画像,我们只知道结果,而并不知道计算机(神经网络)是如何分析出用户的特性。
如果仅从技术角度考虑,这并非什么惊悚故事。当前AI技术的发展也远远达不到所谓“机器人反控制人类”的程度。这些技术仍然担当着普通工具的角色。
然而对于个人来讲。这毕竟还是会令人不安。
尤其是当自己发誓每天最多只看30分钟抖音,却不知不觉沉迷了3个小时之后。为什么立下的flag,仅凭些视频就被摧毁了,而且组织推送这些视频的,还是陌生的计算机。
为什么我都不知道我喜欢看这种视频?
为什么我都不知道我会买这玩意?
用户画像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了解潜意识中的你,
这张图我觉得十分经典(忘记从哪本书里看到的了)。
第一象限代表你的公众角色,心理学中称之为显意识的表现。你在努力扮演,别人也确实那么相信了。这并非成功者的专属,那些深知自己缺点的人也是如此。
第二象限代表你自以为是的部分,这只是一种较为浅显的潜意识。人人都已经看出你是一个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只是不忍心揭穿,但自己竟然相信自己真的富有、宽容、大度。
第三象限是真正的黑洞,无穷大,蕴含了你的一切,平时很难显现,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你的一生。
第四象限仍然是显意识,代表的人虚伪的那一部分。(这里的虚伪也包含善意的谎言,所以并不全是贬义。尽管我们的传统道德要求我们做老实人,但我仍然不认为所有的虚假都是丑恶的,甚至我还要说,在某些情境下,适当的谎言是舍身取义的壮举。)
用户画像正在逐渐的侵入“你不知道的自己”。
这究竟是否是件好事呢?
因为已经凑够字数了。所以我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