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为一篇软科幻故事来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38周年,以此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
———————分割线———————
“医生!我吃了你给的红色小药丸,就横竖睡不着……睁眼一看,到处都在吃人!可怕的很!我就逃,可逃到哪里都还是一样的铁屋子……不可预料的机关、尔虞我诈的算计、吃人与被吃……我太难了……这可都是你害的!”男人的面色蜡黄,枯槁的两眼冒着绿光。
正在给他抹药的周树人窘迫的很,低声地辩解到:“既然几个人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然而男人根本不听那一套,已张着血盆大嘴要吃他了。幸而他身手还是敏捷,才得逃脱,心里却黑漆漆的。事情看来要比原以为的棘手得多。真的想要砸破这个铁屋子,光是治病啊唤醒人们啊是毫无意义的啊。他为自己过去加入这个队伍感到后悔……靠着那么几个小混混,这事情根本干不成……不过自己是太无聊了吧,他想,不然为什么当初天天钞牌,简直无事可做。
他挺着一杆乌黑的机关枪,在漆黑的铁屋子里飞檐走壁,穿越一片片枪林弹雨。像他这样醒着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人还是在沉睡者。绝大多数地方没有灯光,也没有食物,但都有简单的工具。少数人偶尔惊醒,其余的继续昏睡,在黑暗而潮湿的铁屋子里发着霉。醒过来的人,为了活下去必须杀死昏睡者,把他们变成食物和能源,以此点亮黑漆漆的铁室。同时还要叫醒其他一些人,一起想办法破坏这铁屋子。可是叫醒的人太多,食物就紧张了。叫醒的人太少,人手又不够。虽然吃人一直是一件恶心的事情,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如果你要活下去,还是不得不吃。想要在这黑暗的世界里保持着生态平衡,就不得不这样。
周树人曾经也迷惑过。他曾经为了寻求真理独自一人到达铁屋子的角落去访问一名智者。“难道没有人想过让大家一起起来打破这个屋子吗?难道吃人是唯一的活路吗?千千万万人合力难道打不过这屋子吗?”他问。
“你还是太天真了……在铁屋,权力上的成功最为重要,个人的思想并不会得到尊重。这铁屋子是在这里,是闷的很。啊,是的。可是你可知道生存是多么艰难?像你这样胡思乱想,在被固化的铁屋子社会当中只会成为累赘。”那个所谓的智者说。
“然而那千千万万人竟然起来了,就不能说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在黑暗当中受难了,还要在这黑暗当中死灭吗?”周树人说罢,便拿起行李离开了那里。
他当然知道,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这里的弱者曾经被强者支配,然后被各组织压榨,现在则陷入混乱和恐慌。但谁知道那铁屋子外面是怎样一副光景……
周树人从胡思乱想当中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正被拥挤在一大群逃难者当中,跟他们一起东奔西跑,躲避着所谓强者的明枪暗箭、两面三刀,在雇佣兵的围追堵截中杀出一条条血路……
他是一名医生,他是治病救人的。但原料供应实在紧张,而他又不舍得杀人,他只好割自己身上的皮肉,再揉成药。他甚至不很痛苦。毕竟自己当年吃过人,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但这个铁屋子实在是太大了。他走了那么多年,都没有走到尽头。而上一秒还在握手的战友,下一秒再见时却向他投来匕首。刚才还在互相跟斗的敌人也许明天就会拥抱。这带着面具的生活,弱肉强食的世界……
“这黑漆漆的、吃人的夜里,只有弱肉强食的法则还在闪耀。”周树人也这么想过。于是他变得越来越孤僻,对于什么都感到有些怀疑。
“先生,我们可以找到出路,请先生加入我们!”许多队伍都邀请了他。凡是觉得比较真诚的,他都跟着他们同行一段给他们提供医疗服务,但到最后他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太妥当,只好继续一个人,在暗夜当中踽踽独行。
一天,他在一处角落看见座金字塔。金字塔的顶部有一个缺口,他跳了进去,看见了一大幅壁画,上面标示着繁复晦涩的古文字。他隐约看得出来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物。
原来是这样啊……周树人默默的掐灭了手中的最后一支烟,一切又重归黑暗。
他跳出金字塔。突然撞到了一大块坚硬的东西。他又点燃那半支烟看了看。哦,原来这里就是铁屋的尽头啊。
地上是一堆荒草。草堆里躺着一个人,那个人显然已经昏迷许久,手中仍然紧握着陈旧的斧子。那无比坚硬的墙壁上有许多坑坑洼洼。
周树人恍然大悟。他点亮那唯一一盏灯,挂在墙上。
他拿起斧头,砸了下去。
咚!咚!咚!
“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咚!咚!咚!
这响声,敲得响亮,敲得坚决!
咚!咚!咚!
设计这屋子的人,真的留了出路吗?他们只是想把我们紧箍在里面吗?不过,随他去吧。人们常常被希望欺骗,也会常常被绝望欺骗罢。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只能靠我们自己!
咚!!!咚!!!咚!!!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鲁迅《呐喊·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