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早在1931年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却直到1946年才获颁诺贝尔文学奖,因为那之前人们对他的作品一直充满争议。有人说他“不是一个小说家,也不是一个哲学家,只是一个抒情诗人——只关心个人问题”,也有人说他写的小说“令人不安”。而读完这本《悉达多》后,你会觉得所有的争议都是褒奖——这是一本能让人很愉悦地读下去的书,优美高尚灵巧,它说的是灵魂的探索和流浪,它关乎自我觉醒,而每一次的怀疑和颠覆都令人不安……所有关于赫尔曼.黑塞是否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争议,其实,都准确地说出了他的小说的某一个特点,而合起来看,赫尔曼.黑塞的小说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气息——大喜大悲后的宁静通达,虽然主人公用的是佛陀的名字,但小说证悟的不是具体的教派,而是万事万物的圆融和永恒。
今天看来,赫尔曼.黑塞的小说是把哲学写成了小说,以佛陀的名义——这个叫悉达多的印度婆罗门贵族青年为了寻找存在的意义,先是在森林里和沙门苦修,再是听活佛讲学,然后意识到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是不能传授甚至无法表达。于是,悉达多转而选择了入世,体验极致的世俗享乐。在厌倦了这一切后,他归依了一条大河,成为河流的倾听者,和一个摆渡人。
小说的最后,悉达多在儿时同伴,修行者戈文达的追问下,提到他的思想——
思想之一是:智慧是无法表达的。当某个智者试图向人表达智慧时,那智慧听起来总象是愚蠢。
思想之二是:每一种真理其对立面也同样真实。悉达多解释说,当活佛讲述关于世界的学说时,他便不得不把自己的学说分解为僧娑洛和涅槃、错觉和真实、痛苦和解脱。除此而外,人们别无他法,不存在任何别的道路。但是世界本身,不论是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还是我们的内心世界,全都不是片面的。正如一个人绝不可能是绝对圣洁或绝对邪恶的。正如,一切死亡都有永恒的生命。
思想之三 :爱如今在我眼中是一切事物中最主要的事物。看透世界、阐释世界、蔑视世界,这是思想家的事。对于我,唯一可做的事情是:能够爱这个世界、不蔑视它、不去憎恨它和我自己,能够怀着爱、惊叹和敬畏的感情去观察它、我以及其他一切生物。
所以,在赫尔曼.黑塞眼里的东方哲学是孤独却圆融的,是当下却永恒的。
读了《悉达多》也洞察了林怀民舞蹈中东方哲学的根居然在——赫尔曼.黑塞——一个属于全世界寻求真我的人们的——穿越东方的西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