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想念我的一位恩人,她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徐冰主任。
她有美丽的容颜,娇小的身材,对待患者温柔体贴,和她交谈真的是如沐春风;每个好医生应该都是心理学专家,她能想你所想,让你愿意把心门打开,向她倾诉。
去年徐冰主任还在上海东方医院,机缘巧合,我去年五月份住院的时候主治医师就是她。让我敬佩的不仅仅是她精湛高超的医术,更是她身上那颗对患者高度的负责心,以及因此而不断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我的病情用她的话说是:“不常见,但也绝不罕见。”徐主任的话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之前因为生病抑郁苦闷的心看到了希望。住院期间我参加了她组织的一次患者交流会,各行各业的女性朋友坐在一起聆听经历、分享经验、交流体会,现场气氛温馨融洽,精彩不断,既开阔视野,又增强信心,对疾病康复大有裨益,它让我觉得:我不是孤单的。而徐冰主任举办这次活动完全是公益的,她是竭尽所能不仅为患者提供手术的、药物的治疗,还有精神的安慰和知识的宣教。
出院后,因为要定期复查,所以经常打扰徐主任,每次她都不厌其烦,及时回复,让我不胜感激。现在我身体康复良好,她组建的患者微信群“花园里的荊棘”也成了我们一百多名患者交流的平台,是我们精神上的家园,天南地北的姐妹们在这个群里相互交流,相互鼓励,真好!(台北美丽的姐姐Michelle,四川可爱的小朱朱,上海温婉动人的Shirley,还有上海翟想念你们哦……)
徐主任工作任务异常繁重,她的门诊一般都是人满为患,加班是常事。有一次我们头天约好赶在她上班前见面(大约七点多),当天夜里她手术到凌晨两点多。可第二天我按时去找她时,她已经又在手术室了,急诊。印象中她的脚步都是匆匆的,有时甚至是小跑着,那是真正的忙碌,与时间赛跑,与疾病和死神抗争,刻不容缓,争分夺秒!
据我了解,除临床医疗外,她还致力于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国际妇产科权威杂志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做大会发言,自2012年起,每年主办专题学术会议“东方子宫内膜异位症论坛”,2016年元月份,她主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自我管理一改变你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正式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专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的书,传递着积极向上的能量。我不知道她娇小的身躯怎么有那么旺盛的精力?又或者是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那应该是医生维护人类健康的神圣感使命感。
如果说生病是一场灾难,我想我是不幸的,但是我又何其有幸能够认识徐冰主任,她睿智从容,善良大方,虚怀若谷,乐观进取,这些美好的品质传递给患者,不也是医治疾病的良方吗?喜欢看她的微信,大多美文,正能量满满。去年好长一段时间在江西援医,拍的照片美呆了,喜欢(花痴脸)!
今天也不知怎的有些牵挂,她一个人在外地,父母夫妻分居几地,饮食起居平时无人照顾,天气已冷,一定当心自己的身体,因为我们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