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动物·草原之和谐共处理论
(草原人的清明节)
踏过北方草原又一场雪,与微凉的晨风相约祭祀,便是这个季节里必做的一件事,也算是蒙古人的踏春了。
清冽的奶酒在碗中摇曳,烟在柔风中渐渐散开。
寻找宁静的避风处,点燃牛粪火堆,首先将各种奶食品和酒品,洒向天空以敬苍天腾格里及四方诸神灵,然后开始焚烧手把肉、茶叶、炒米、白酒等,再为逝去的先人敬上。
这种简单、环保的祭祀形式蒙古人叫做:“hen xw”,汉语:“恒术”或“tulexi”“图勒席”。一般认为,祭祀主要给先人烧肉,而肉食经过火烧产生的味道就称做是“恒术”了。无任何墓碑或坟堆,则是蒙古人最典型的葬法。先人们教导后代,食肉者,以死后将肉体献给自然为习俗的丧葬形式流传至今。
蒙古族人死后,一般以白布包裹好尸体,放置于人迹罕到、动物多流串的地方,任由风吹日晒和腐化,各种动物啃食,最终剩下白骨,后人于若干年后将白骨装入袋子埋葬于地下为终。而信奉佛教或非正常死亡者,火化之。蒙古人对于人动物及自然的三足平衡做到了极致,将灵魂安于自然的平和中,将肉体奉献与百兽,将精神留给了后人。
祭祀是安静的,缅怀不需要眼泪了,死去的人该得到安宁,活着的人该好好活着。亲人走后的许多年里,后人祭拜的是他们的灵魂与精神,还有那些尘封的记忆。
祭拜,在我看来,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提醒和怀念。
人是善于遗忘的物种,无论经历过的事情,多么震撼多么刻骨,都可以随着时间慢慢在记忆中覆灭。这是件好事,也是件坏事:
好在人可以理智的活在当下,着眼未来;坏在太过的冷漠和决绝。迈着步子大步向前的时候,须知许多事情发生了便不可挽回。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也许到最后也想不明白,不过是一次争执或负气,为什么亲密的人到最后竟会变成这样,这样的咫尺天涯,或者杳无音讯,又或者生离死别。才惊觉时间的可怕,在自己还幻想着重逢的喜悦时,它便悄悄地定下结局。
然而记忆沉淀下来,生活无论好坏总是要坚强地继续。
把那些已成过往的人称为过客,然后渐渐释怀,用缘分和天意安慰自己。然后遇到新的人,新的风雨,或许就这样了却此生,或许再上演另一场生死别离。
人的天性喜欢为自己开脱,于是在一场又一场的,错身而过中原谅自己,陷在时间的阴霾里,逐渐靠近生命的终极,直到一切都落下帷幕,才发觉当初的愚不可及。
回忆起还欠着某人一句抱歉,还有太多的感情不曾表白,还有许多的相约未曾了却,先是感叹,后是无奈,终于不再说出“怎么会这样”之类的开脱言语。
所谓因果,所谓报应,是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验证和感触的。感触深刻了便是善恶轮回的涅槃,便是浴火中的永生,更是留于后人的无限思念和感恩。
于是开始祭奠逝去的,错过的,缅怀的,遗忘的,不曾说出的,喜爱和厌恶的……是寄托也好,是安慰也罢,总归是为心灵寻了一抹庇护,总归是不必再夜夜无眠,寝食难安。
就在清风吹过的原野里,有人唱起牧羊歌,悠扬的曲子在风中飘逸,拜祭已经完成,是该回到尘世中去的时候了......
有谁会记得今日的感慨呢?
不是每一次回首都有人在光影里微笑,错过和遗忘,其实也是一种代价,为了曾经的轻狂与不懂事切珍惜!
为逝去的亲人祭祀,为逝去的岁月感慨,为自己的轻狂和愚钝,道一声“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