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第三讲《小老师炼成记》何本香老师的精彩授课,我在想,特校班级要怎样培养小助手呢?何老师说的这些方法是否适合呢?
我们建校以来,从来没有任命过班干部,后来仔细想想,其实对于特殊儿童也可以当好老师的小助手。
和普校不同,我们可以先培养孩子当好老师的交通员和传话筒,交代给孩子一个指令,如把作业本送去教务处,替老师传话给老师或同学,这看似简单的口令,对于特殊孩子是需要反复训练的,孩子在完成指令的过程中也是康复的过程,锻炼了手眼耳的协调统合能力,在过程中慢慢提高了理解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适应社会是大有裨益的。当然,这是个一举多得的事情,班级小助手培养的成功,也会有效的解放特教老师的繁重工作。
在培智班级中培养班级小助手的过程是比较艰难的,因为特殊孩子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均落后于正常孩子,往往给他们发出的指令较难准确反馈,按时完成也没有保障,效率极低,特教老师大多会失去培养的耐性,放弃这个劳心劳力又收效甚微的”愚蠢”计划,宁愿自己凡事亲力亲为。
通过今天的课,给了我一些启发,我觉得特校班级可以通过培养小助手的活动为推手,来促进特殊孩子教育康复,班级里选几个相对智力好的孩子,首先进行指令训练,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等孩子能单独完成传达或者传送任务以后,我想就需要在班级里强化班级规则感和秩序感,要让其他孩子明白班级小助手的能量和权力,多给小助手一些发挥的空间,特殊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慢慢的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获得自我认同感,逐渐培养班级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当然这个过程,老师免不了要多跑些腿,多说无数遍重复的话,但只要耐下心来,我相信每个班级里总会培养出那么一到两个班级小助手的,
特校班级小助手的建立更多的是带来沟通协调的康复价值,对建立团体意识和互帮互助的氛围也是非常好的。
暂时想了这么多,明天再好好理理,在班级里挖掘下可塑之才,好好培养下,以个人带动全班学习康复。